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23章 皇帝退位

第923章 皇帝退位

随着他的呼喊,拿破仑身边仅剩的两万士兵也此起彼伏的开始怒吼,他们看着自己的皇帝,眼中满是不甘。

这种情绪感染下,就连布律纳这种原本不太被拿破仑信任的元帅也涨红了脸,满是义愤填膺。

拿破仑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兵将,在成为第一执政后,那颗完全被荣华富贵塞满的心,仿佛一下就被打通了。

“我不能让你们再跟着我陷入绝境,你们都肩负着对国家还有家庭的责任,为了你们,我愿意放弃这一切。

但请你们记住,我是在奥尔良,在贞德战斗过的奥尔良离开的,为了法兰西!”

说罢,拿破仑拍了拍塔列朗伯爵的肩膀,“告诉斐迪南,我愿意接受一切,但不应该受到侮辱,请他给予我一位帝王应有的体面。”

这位法兰西历史上能进入前三的帝王非常善于挑动人心,博取同情,嘴里说着为了法兰西,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保障,至少能保留一个退位帝王的待遇。

“陛下请放心,路易国王和斐迪南国王不是狂热的乱党,我们不会把一位帝王送上断头台。”塔列朗伯爵看着拿破仑,脸上露出了伤感的神色。

“如果我们能在一个合适时候停下来,那至少可以拥有北意大利和尼德兰,消化了这些地区,我们就不是法兰西帝国,而是查理曼帝国。

我都不敢想一个复活的查理曼帝国有多强大,英格兰人绝对撑不过半个世纪!”

“很美好,查理曼帝国,但那将是一个没有波拿巴家族的查理曼帝国,你们的查理曼帝国。”

拿破仑毫不顾忌的说出了心里话,反正这会他最忠诚将士们还在远处看着这一切的,听不到他与塔列朗伯爵的对话。

“塔列朗,你和你的同伙一定会后悔的,后悔没有全心全意支持我,要建立查理曼帝国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法兰西人手里的枪炮,不可能用你说的那种方式建成。”

1815年1月1日。

拿破仑在紧邻奥尔良大教堂的格赫斯洛宅邸签署了退位诏书,表示他愿意接受同盟军的条件,即日起宣布退位法兰西皇帝和意大利国王。

同时解散法兰西帝国和他建立的意大利王国,遣散身边的法兰西帝国近卫军。

当天下午,拿破仑在上万近卫军官兵的哭泣声中登上莫公泽派来接他的马车,随后被安置在了枫丹白露宫。

至于今后的命运,要等反法联军在分赃大会上,才会决定。

同日,收到拿破仑投降的消息,慌忙跑回那不勒斯,由拿破仑册封的那不勒斯国王若阿尚.缪拉宣布在罗马投降。

拿破仑的养子,他第一任妻子约瑟芬与前夫的儿子威尼斯亲王欧仁.博阿尔内,也在帕多瓦向莫公泊率领的撒丁王国联军投降。

至此,拿破仑的帝国彻底瓦解,似乎欧洲即将从动荡转为和平。

当然,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沙皇俄国还没有宣布投降。

但这并不意味着沙皇俄国要反抗到底,反而预示着沙皇俄国要迎来更加惨烈的政治斗争。

这个斯拉夫人建立的帝国,在很大程度上不属于欧洲国家圈子,他更像是一个由金帐汗国孳生的怪胎。

它吸收了大量金帐汗国的文化作为自己内核,表面上又疯狂迎合西欧,显得非常怪异。

而沙俄跟西欧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宫廷斗争完全是东方式的,血腥程度远超大家都是亲戚,下台也讲究体面的西欧。

沙皇临时驻跸地,枪炮声一阵一阵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鲜血在地上蜿蜒流淌。

一辆一辆马车碾过血水与雪水混合的泥巴路,千余戴着熊皮帽的禁卫军护送着它们,向着北方狂奔。

而这一切的缘由,就是这场战争中罗斯帝国的操作,太过魔幻了。

先是亚历山大一世亲自前往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与大佬森会盟,确定了以压制法兰西,换取大虞不再往西发展的承诺。

接着在欧洲被拿破仑暴打后,内部亲法派占了上风,随之就在提尔西特条约中倒向了法兰西,国策变成了俄法合作,先定欧洲,再向东进攻。

这次国策倒是没有反复,但在战争中开始了反复。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先是同意库图佐夫的坚壁清野战略,可是看着库图佐夫一步步后撤,把察里津、辛比尔斯克(乌里扬诺夫斯克)、喀山等大城市丢光,损失惨重后又变卦。

随后,俄军在他亲自率领下,于下诺夫哥罗德与大虞征俄军决战,导致输光了至少一半筹码。

然后再次反复,同意库图佐夫的坚壁清野战略,为此还火烧了莫斯科。

可是做完了这一切,只过了一个月,西欧传来噩耗,拿破仑战败投降,法兰西帝国解散。

这下好了,所有的谋划彻底成空了,大虞征俄军肯定没法打到斯摩棱斯克和基辅,但西面来的欧洲联军可以啊!

你这还坚壁清野个毛,东西两方夹击而来,沙俄不可能扛得住。

就连库图佐夫也没料到所向无敌的拿破仑,打遍整个欧洲大陆的法兰西帝国会轰的一声倒下。

一时间,所有的指责都冲着这位老将而来,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库图佐夫径直倒下了,躺在床上几乎都没法起身。

而他一倒下,整个沙俄就乱了套。

本来这就是一个比较散装的帝国,跟西班牙、意大利差不多。

之所以看着比这两国要坚挺和团结,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团结。

这时候沙俄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没有多少铁路,特别是没有化肥和良种,后世富庶无比包含乌克兰平原在内的东欧大平原亩产低得很。

还主要出产黑麦、燕麦这种高寒作物,根本不是什么宝地。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毛子要是不团结,不汇聚在沙皇的统治下齐心协力四处进攻,尽量为自己获得一些富庶的土地,抢夺别人的劳动成果,就只能一辈子给人当奴隶,一辈子受穷。

这种团结确实十分牢固,也很可怕。

但要是沙皇不能给下面的人带来好处,出现了导致帝国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误,面临的情况也会非常可怕。

沙俄宫廷在此时分成了好几派。

西方保皇派希望保住亚历山大一世,并向西欧诸国求和,稳住他们以后,再来跟契丹帝国谈判,哪怕多受一点惩罚也要保住帝国,保留东山再起的可能。

东方派希望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为战败负责,退位让给弟弟康斯坦丁大公,然后由康斯坦丁大公向契丹帝王的皇太子请罪,彻底倒向契丹人,避免被西欧国家严惩。

地方分裂派则不希望跟沙皇混了,企图用脱离帝国的行动,换取不用承担战争罪责。

让沙皇直属的地方为战争负责去,他们则回家当土皇帝。

其余还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诉求的,一时间群魔乱舞,蔚为观止。

最可怕的是,看起来就没什么出路,很傻很天真的地方分裂派反而是占多数的。

趋利避害是人类本能,许多‘聪明’的地方贵族认为契丹帝国不可能控制他们所有人,只要自己不在大城市,躲着不出声就能逃过一劫,甚至契丹人还会有求于他们。

而这次禁卫军保护沙皇往北逃,就是沙俄帝国中企图挽救国家的精英利用地方分裂派的矛盾,把他们控制下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抢走。

这些属于西方保皇派的精英企图前往圣彼得堡稳住局势后,再与大虞谈判。

这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只可惜大虞征俄军因为寒冬和补给问题,无法留在沙俄腹地。

不但被烧毁的莫斯科没法呆,就连下诺夫哥罗德都呆不住,喀山城中也只留了千余最耐苦的高丽兵在。

如若不然,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