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就麻烦张哥了。另外,我还想要个浴桶,再来两套书桌。”唐植桐过来的主要目的是找师傅拆床、买浴桶,书桌是捎带手的。
不光敬民对书桌充满渴望,昨晚跟凤芝说起买书桌时,她也一蹦三丈高。
张桂芳倒是嫌花钱来着,但一说到假期静莹、敬民过来住的时候要用,就歇了反对的心思。
其实书桌可以往后放放再买,但唐植桐这两天的时间很紧,既然来一趟,自然没有错过买东西的道理,何况这边能给个内部出厂价。
“要什么规格的?”
“我这个身板能坐里面,高大概能到肩头,宽的话……六十公分差不多吧?那边门好像是八十的。有没有现成的?”唐植桐对浴桶大小没有什么概念,不过知道越大盛水越多,太大的话,等到了冬天恐怕供不上热水。
“有,走,我带你去看看,顺带挑挑书桌。今天给你送过去?”虽然快下班了,但张波没有着急,耐心的陪着唐植桐去选货。
“能后天过去拆床时捎过去吗?单位那边给联系了辆车,到时候直接装车拉走。”家里空间有限,唐植桐没想着现在就弄回家,没地方放。
“行,你先选好,我给你单独放在一边,回头一块拉过去。”张波点头应下,一点都不嫌麻烦。
两人来到库房,唐植桐一眼就相中了一个浴桶,什么尺寸不尺寸的,就它了!
至于热水嘛,到时候再想办法。
“张哥,就这个了,看着大气!”大气很重要,再过几个月,小王同学肚子就会跟吹了气球似的涨起来,得给她充足的伸展空间。
这个浴桶大,到时候不仅不能盛下小王同学,兴许再塞一个自己也不会拥挤,大不了迭罗汉嘛。
“行,搭把手,咱先抬到一旁。”唐植桐选定样式,张波对同一款式、同一尺寸的浴桶挨个瞧瞧、敲敲,帮着选了一个他认为质量过硬的。
“还挺沉,一上手就知道用料扎实。”将浴桶抬到一边,唐植桐越看越喜欢,下面的木脚很平稳,但浴室的水泥地面有坡度,恐怕抬进去后得重新调整,不过自己有外挂,这些都是小意思。
“自己人用,肯定得捡质量上乘的选。书桌要什么样子的?”张波指着一旁的书桌问道。
“书桌不用很贵的,给我妹妹用,只要结实、平整就行。”唐植桐瞅了一眼,书桌只有两种尺寸,一种是给单位办公用的,无论是长宽都很大气,剩下的为家用,尺寸要小一点。
无论哪一种,都是四四方方、规规矩矩的。
“那就这两张吧,松木的,价格实惠。”张波在一旁建议道。
“行。”唐植桐自无不可,不过打算回头嘱咐一下凤芝和敬民,用书桌的时候一定要爱惜,毕竟这是自家的东西,不能学周某人在上面刻“早”字。
也不是不能刻,要刻也得学着周某人刻学校的桌子。
“张哥,市面上有没有书桌书柜组合的需求?”看着平平无奇的书桌,唐植桐想起了一体式书桌。
这年头的书桌就是书桌,顶多带几个抽屉,书桌上方一点东西都没有,空间利用率低的可怜。
“组合?怎么组合?”松木的书桌比浴桶要轻,张波一个人就能搬起一张,他一边搬,一边问道。
“待会去办公室,我画一下。”张波干活,唐植桐也不好闲着,夹起另一张书桌往外搬。
其实不止张波,即便是唐植桐,若不是因为感觉家里的红木书桌少了点东西,一时也想不起书桌书架的组合来。
家里的书桌和书架是分体式的,更准确的说,书架应该是书柜,下面带门的那种。
到了办公室,唐植桐先把钱给结了,两套书桌加一个浴桶,友情价八十,几乎将借来的钱花个精光。
“喏,书桌上面有个书架,能放些书或者杂物。这个款式不适合靠窗放,但靠墙放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唐植桐简单的画了个示意图,自家当时没有做一体式,因为小王同学喜欢书桌靠窗,她说喜欢阳光洒在书桌上的感觉。
“嘿,你还真别说,这想法挺别致。”张波一看就来了兴致,图上的书桌如果做出来,肯定比一张单独的书桌要贵,但款式好,一件家具能当两件用,他觉得肯定会有人喜欢。
“那你回头琢磨琢磨,能用就用。我先回去了。”交了钱,画了图,唐植桐自认为任务完成,就打算撤。
“要不,做两套给你试用一下?”张波是技术员出身,见到这种新奇的设计有些心痒,想搞出来试试水。
“不用,不用,虽然我不懂木工活,但新样式用料比普通的多,不占公家便宜。”唐植桐连忙谢绝。
其实一体式书桌有点瞎出主意的意思,现在是卖方市场,只要不是质量太差,一般都不愁卖,但话说回来,如果在这种市场上出现卷王,新样式肯定会比普通样式更受欢迎,毕竟实用性更强。
“哥,书桌、书桌。”唐植桐一到家,凤芝就跑过来明晃晃的提示。
“订了,等你后天回家就能看到了。”唐植桐抬手赏了妹妹一个脑瓜崩,听着有点闷,还没熟。
“板车定了吗?要不要我请几个同事过来帮忙?”小王同学昨晚收拾了一通,东西不少,再看看婆婆收拾的这些,有些头大,平日里看着东西不多,但一收拾就显得屋里没地方下脚了。
“不用,我这边已经跟方处约好了,他给联系卡车,后天一早会跟押运处的同事一块过来帮忙。”唐植桐看着母亲收拾出来的东西也觉得头疼,这还只是屋内,还有屋外的油桶、架子、石碾、石磨。
方圆说是给协调两辆车,两辆还真不一定够用,说不准还得再跑一趟。
“要不那些信件咱不要了?明天拿到废品站卖了吧。”小王同学建议道。
“还是留着吧,回头看看有没有别的用处。”怎么着都是读者、听众的热情回应,直接卖了属实有些对不起人家的热情,那谁谁还知道买几套房专门放读者来信呢,自己也不能差事。
更何况现在纸张已经紧张了,如果接下来报纸抢手,保不齐这些信件还能在自己家发挥一下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