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934东西有点多

吃过午饭,唐植桐告诉了小古同学补课地点的变更。

叶主任工作忙,自己的午饭一般都是在妇联食堂解决,根本顾不上回来做饭。

小王同学的厨艺相当凑合,唐植桐就没见过她做饭。

唐植桐估摸着自己接下来还要跑音乐学院进修,再加上单位那摊子事情,估计也没机会天天翘班。

只有张桂芳是全职家庭妇女,时间和精力方面都能照顾的到。

小古同学对此没有异议,对他来说,在哪补课都一样。

出了妇联宿舍的大门,唐植桐先去王府井大街找了个公话摇给孟庆丰,既然定了搬家的日子,得告诉他一声。

“行,按照你的时间安排进行,我们这边配合。搬家的人手够不够?我到时候带几个人过去给你帮忙!”孟庆丰在那边说的非常爽快。

“谢谢孟大哥,好意心领了,我们单位的同志也很热情,我已经跟他们约好了。等搬完家,我再过去当面感谢孟大哥。”唐植桐谢绝了孟庆丰的提议,也留下了前去拜访的扣子。

这次换房,无论是地段,还是翻新,唐植桐都非常满意,这里面当然少不了孟庆丰的功劳,当面感谢是应有之义。

“哎~都是自家兄弟,什么感谢不感谢的,我过阵子去给你温锅烧灶。”孟庆丰一点不拿架子,自来熟的安排道。

“行,等这边收拾利索,我扫榻相迎。”对于孟庆丰的自来熟,唐植桐有些无奈,但交情嘛,总会是有一方或者多方厚着脸皮开始的。

挂了电话,唐植桐再次来到了大石作胡同。

先把柈子烧起来,唐植桐又开始在细节上查缺补漏。

比如浴室外墙上的烟筒、预留的通水管道等等,趁今天自己在这边,统统都给安排上。

小王同学昨天自打壁咚失败,一直躲在大门下面乘凉,估计对这些小细节都没太注意。

做完这一切,唐植桐重新巡视了一遍院子,确认已经没有漏洞后,坐在大门下,从空间里薅出笔纸,打算给罗清泉写信。

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他,自己借着他的名义结识了牟佑茂,并让牟佑茂帮了自己一个大忙,其余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罗清泉看到信后,会不会在合适时机对牟佑茂进行适当照顾嘛,唐植桐就顾不上了。

到处都是欠的人情,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唐植桐觉得自己可以打造一个钓鱼佬的黄金传说,然后挑上两尾大点的鱼给他俩送过去。

给罗清泉写完信,唐植桐用挂留意着柈子的火势,一不做二不休,接着写信。

经常给自己写信寄到铁辘轱把的亲朋好友,很有必要告诉他们自己搬家的消息,捎带着留下这边的地址。

这两天的事情有些多,趁现在有空,能多干点就多干点。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来钟,唐植桐才将各个房间的柈子薅进空间,然后再次骑上车回花市大街,路上捎带手把信投到了邮筒里。

首先得凭着证明信、房本、户口本、粮本、副食品证等证件将这边的户口迁出、粮食关系转出,然后明儿再去大石作胡同那边做转入。

其次,也得趁今天去一趟木材厂找张波,把拆床、订做浴桶的事情敲定。

徐卉见到唐植桐后很感慨:

“化工原料公司的同志前阵子上我这边来,想让街道做做你的思想工作来着,我没答应。

而且我也有私心,你可是咱花市街道的一面旗帜,你走了,就没人能扛起这杆大旗喽。

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在这种事情上,有些话是不好说出口的。

我当时打电话给孟经理建议他们考虑寻外寻址来着,听孟经理的意思,跟你是旧识,就没再多事。”

“我理解,让徐姨费心了。”唐植桐没想到这里面还有故事,甭管徐卉有没有帮上忙,先开口道谢,毕竟礼多人不怪。

“也没费什么心,也就两不相帮,你理解就好。这是协商好了?要搬到哪里去?”徐卉笑笑,打听道。

“大石作胡同,离文文单位近,她上班方便。”唐植桐也跟着笑笑,没有隐瞒,房本就在徐卉面前,不过她没有打开看的意思,即便如此,花市街道以后要与化工原料公司打交道,只要徐卉想知道肯定能打听的出来。

“那位置不错,祝你们乔迁新禧。以后常回来看看,我们花市街道办的大门永远对你敞开。”徐卉说罢,很利索的在粮本、副食本等证件上注明了迁出,并盖了章。

“谢谢徐姨,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再来串门。”唐植桐收起证件,临走前不忘跟徐卉客套。

出了街道办的大门,唐植桐觉得自己变的虚伪了,以前多好的一个青年,只会对家人说善意的谎言,现在都会跟别人说着成年人的客套了。

接下来,唐植桐又去了趟派出所,户口转出办的也很利索。

这番操作下来,唐植桐竟然生出了几分不舍,自己在这片人头熟,真碰到什么事情,各个单位也能给自己留点面子。

若不是为长久计,其实在这边住也没什么不好……

“搬家拆床?行,到时候我带几个老师傅一块过去,当时给你做家具,那几个老师傅可是把这套家具当成宝了,要是让别人去,他们还不放心呢。”张波这边听了唐植桐的需求,爽快的答应下来。

张波没有撒谎,这种规格的红木用一根少一根,自打解放后,木材厂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做过红木家具,那些老师傅看到烧了半截的红木犹如钓鱼佬看到了顶级鱼竿,眼里都是泛着光的。

若不是因为这些红木是公家的,恐怕早就存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