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伟人有句话说得好,计算机要...哦不...围棋要从娃娃抓起。
95年出生的战鹰今年虽然才刚刚十八九岁,但她却已经是一名拥有着七年定段经验的定段老将了。
走围棋这条路走得这么艰难仍在坚持,可见其本人对围棋还是相当很热爱的。
不热爱怎么可能成为八定王?没有热爱,早就知难而退了。
职业定段的难度还是不低的,即便是不世出的围棋天才柯洁,首次定段也未能成功,第二年也只是将将够上末位,勉强定段,险象环生。
299工作室的另一位棋道高手,连笑九段,定段也花了四年的时间。
平心而论,以华国现在的围棋体制,哪怕到2023年还是对职业低段棋手不太友好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低段比赛也少,职业退段的大有人在。
都说经济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没有收入,只靠用爱发电一定会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还有不愿意就此放弃的就只能另寻出路,大多数就是成为教棋老师。
竞技类职业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只可惜,残酷的事情是职业运动员的成功需要天赋+努力+运气。
三者至少要具备其二。
战鹰光凭韧劲和头铁,14年成功定段之后,也一直未能有什么好成绩,也就一直停在职业初段,再也未能晋升。
直到五年之后,才勉强入职业二段。
在女子围甲当中,更是下出2-16的惊人战绩,其中赢的一盘还是靠熬,硬是熬赢了老太太,传奇女子棋手芮乃伟九段。
最为辉煌的战绩,莫过于两场错开了时间线的比赛。在芮乃伟老师职业末期,熬赢了这位曾经的女子第一人。
又在现任女子最强,於之莹羽翼未丰之时,击败过其一次。
其余对局,胜率低得引人注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战鹰的水平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职业初段水准。
往前七年,往后五六年,十几年如一日,波动很小,相当稳定。
极其符合黄士杰博士如今的需求,可以作为标杆,来衡量阿尔法狗是否具备职业水准。
别看鹰酱围甲棋下的臭,全中国有资格称为真的职业棋手的人,其实也就大几百个。
欧洲那边就更难找了,也难怪黄士杰博士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测试人员。
2014年的一月中,距离定段其实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不过战鹰笨鸟先飞,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准备当中。
一切都是为了七月份的定段。
孟繁岐回忆道,战鹰直播似乎说过,自己14年初每天下午两点多开始训练,训练到五六点,刻苦学习,经常连晚饭都不吃了,把这一个小时的用餐时间也用来学棋。
至今孟繁岐也没有想明白,战鹰上午的时间用来干什么了。
此时的战鹰每天很机械地下棋,做死活题,背谱,复盘。
其实她心里也相当清楚,有天赋和能力在职业围棋中大放异彩的人,男子大都十岁出头就定段成功了。
女子棋手可能再晚一点,但超过十五六岁,将来的成就势必就相当有限了。
自己的定段一事呢,三年之后又三年,今年已经是第八年了。
心中的包袱和压力越来越大,理智告诉她,这件事已经逐渐失去了意义,即便今年定段成功,其实也并不会改变太多。
职业生涯没什么成绩的职业棋手,退役之后也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与业余六段没有太大区别。
可事到如今,除了成为职业棋手之外,又还有别的什么路可以走呢?难道真的要当外卖骑手吗?
战鹰的父亲是职业军人,履历出色,可家庭的总体经济情况还是比较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