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一千零一十章,军队建设

第一千零一十章,军队建设

而实在不愿意就近安置的,在老家有家庭的,或者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想回老家的,联盟也支持。

以前还不太方便,但越到现在,就越好解决了。

联盟的造船业,到如今越来越发达。

这既是联盟政府的导向,也是各地的行政主官积极实施的。

盖因造船这行业,规模大,可容纳工人多,而且多是技术工人、工程师,是个终极产业。只要能引入一个造船厂,往往就能够对整个星球的经济发展,带来飞跃式的提升。

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这都是特点。其作为生产链的核心,能够拉动一大票产业跟着一起发展,联动非常多的高级别岗位。

引入造船业到本星球、本星区、乃至于本星域的行政长官,往往都升官了。这既是联盟对于行政主官的直接考核指标,同时也是因为只要开展出来了造船业,往往就能够带动本区域有大幅度的经济增长。而后者,正是各地主官的核心政绩。

当然,这也衍生出来了一些问题。有的人,眼高手低,不顾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强行上马项目,造成了一些坏影响。

要是项目最终成功落地了,那还算好的,哪怕其实本地并不具备支撑造船业的基础行业,导致大量的零部件需要外购,生产成本特别高,入不敷出,但相关的基础是能补的,只要补起来一些,终归能有用。

但还有一些案例,是项目最后没能落地,这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相应的官员都会受到严重的处分。

不过不管怎么说,联盟的造船业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了的。那不仅仅只是建造军舰,哪怕是一些技术含量低很多的,只是建造普通的商船、运输船,也很有价值。

限制星球之间贸易的核心,就是船不够。

在联盟、乃至于整个帝国如此大的体量之下,星际飞船的数量再多也是不嫌多的。

军队需要大量的运输船作为补给;贸易需要大量的船只;哪怕就是最普通的星际航班,做人员交流,那也是有价值的。

很多地方上马的所谓的造船业,其实就是造一造‘旅航人’这种级别的船只。

甚至更小的、只能搭载几十个人的小型飞船。

但就是这些飞船,支撑了非常多的星际航班。

联盟官方的星航公司,大力的进行采购,然后开设了一条又一条固定的航线,用于物资转运、人员输送。

而那些想要回家的退伍老兵,就可以坐着空仓的后勤补给船只返回后方,再通过联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达起来的星际航运,回到自己的家乡。

固然这中间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不仅仅是航行,还要包括中间等待航班的时间。但对于很多渴望落叶归根的老兵们来说,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而他们返回家乡之后,往往就能够受到英雄般的待遇。

他们的经历,包括那些没有回到家乡、选择了就近安置,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变,在另一个世界不说成为富豪,至少也是过上了比较优渥生活的老兵们传回来的消息,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走入联盟的征兵处,梦想夺得功勋。

而他们也正是顾航最后一个会长期花费大量恩赐点数的大头。

士兵训练。

他并不追求每个士兵都给直接用t5或者t4级别的训练功能给拉上去,往往士兵们会在行星防卫军里服役一两年,而过去的联盟陆军、如今的帝国陆军,只会从行星防卫军里招募新兵。

这个阶段,其实达到t5级别的比例,就有20%到40%之间了。具体有多少,则要看该星球当地的武装建设怎么样,这也同样是联盟的行星总督的重点考核指标之一。

有一些特别的星球,甚至通过行星防卫军的训练就能够把这一比例拉到80%以上,甚至t4级,乃至于更高等级的士兵也有。就比如死亡兵团的母星,如今已经在联盟控制之下的克里格行星;又或者是从死亡世界卡塔昌走出来的丛林军团。

这种特殊的部队,联盟尊重了他们的传统,将他们独立成军,编入各个方面军里战斗。他们往往就是会被作为王牌使用。

而从普通的行星防卫军里,优中选优招募了新兵之后的帝国陆军,还会对这些新兵进行强度更高的、为期一年的训练。

完成陆军的训练科目之后,t5级士兵的浓度就能达到60%以上。

在这个基础上,顾航再用恩赐点数,拉起来20%左右的士兵,让整个部队t5级以上的士兵比例,超过80%,这样一个联盟陆军后备役部队就组建完毕了。

他们有时候,会作为全新的编制,加入前线作战;但多数情况下,士兵们会一船一船的运到前线,送到现有的、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师一级的单位里。

那些一线部队往往刚刚打完仗,正在休整。阵亡、伤退、年龄到了退役的士兵刚刚离开,完成了训练的新兵则会补上他们的名额。

休息一段时间,同时也是将人员和装备补充完毕之后,他们又会重新踏上战场。

很多师的编制,已经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累积下来了无数荣光。

暗面远征的作战前线,就是这样持续维持着超过百年的战争的。整个流程,已经很成熟,并且相对健康的保证老兵待遇,进而保证征兵质量,同时还保证了前线部队的战斗力。

而在这一整个流程之下,顾航每月,从【建筑】界面兑换出来的训练场,以及在【训练】界面直接花费恩赐点数培训的新兵,动不动就要上亿恩赐点数。

这足以兑换出来上百亿新兵的训练名额,按照联盟的训练方式,那就是超过五百亿新兵对前线的补充。

当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毕竟,联盟早就已经过了那种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阶段了。陆军正在往越来越精锐的方向发展,不仅是武器装备越来越好,兵源的素质也要求大量的t4级甚至以上的士兵。

那价格就不是一个恩赐点换一百名了,而是只能换十名,甚至只能换一名。

顾航每个月一亿恩赐点砸下去,但实际上联盟每年向前线输送的部队,陆海军人数加起来只有一百亿左右,大约就是维持七个方面军规模不变的样子。

七个方面军的总规模不到八百亿,每年在远征之中牺牲和退役的士兵总数,大致也是在一百亿上下。具体的比例则要看当年战事情况,惨烈的时候,牺牲和伤退的士兵占到多数;相对安稳一点的时候,正常退役的士兵占多数,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不能一概而论。

除了一些年迈的、有资格做延寿手术的高级军官和将领,整个远征军总体上所有的作战人员,基本会在13年左右,完完整整的换一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