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从行星总督开始 > 第一千零一十章,军队建设

第一千零一十章,军队建设

在神圣泰拉的恩赐点数花费,一开始颇有点迫不得已的意思。

毕竟,多少也要顾虑一下,那里地位特殊,情况复杂,不算是被联盟完全掌控。虽然在系统之中已经可以使用恩赐点数发展该地,但顾航也会担心后续事情有变化有反复,会让投入打水漂。

但局势已经到如今的程度,神圣泰拉是不复苏不行了。顾航所能够做的,反而是加大投入。

无论是直接的资金、资源投入,还是恩赐点数的投入,都是要把神圣泰拉的建设给拉起来。

重建的程度越好,稳定性就会越好,两者相辅相成。

至于失控的危险,那就是要看新帝国政府的执政水平,是不是能够控制得住了。

目前来看,情况良好。

神圣泰拉上对于本地豪族的肢解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方面,去掉了一个隐患,又或者说把一部分隐患给激发了出来并狠狠的镇压了下去;另一方面,则是将新帝国政府的控制力,延伸到了神圣泰拉的基层。

获取了基层权力之后,诸多的发展策略,才好真正的展开。

而神圣泰拉建设起来——其实都不该用建设两个字,而是恢复。

只要恢复到以前的规模,那这一个星球,就能顶联盟最富庶的一整个天马星区。

人口又多,底子又好,就是这样的。

这还没把旁边的火星铸造世界给算上呢。

而围绕着神圣泰拉和火星附近,属于太阳星域的八百世界,基础也很好,虽然因为几十年的动荡,有的地方比神圣泰拉的情况还要烂,但终归底子在,人口规模也大。资源和恩赐点数的投入够,这一整片区域就是能够借由神圣泰拉和火星的辐射,重新快速的发展起来。

甚至,到目前为止,都已经可以算是初见成效了。虽然目前看还不到回本的时候,然而再往远期看一看,潜力已经在逐渐兑现,过上三五年,又一个帝国远征的强力发动机就会成型。

到了这一步,顾航对于此地的投入就颇有些甘之如饴的意思。

……

除却工厂、学校的兑换,人才的启迪之外,另外一个大头的恩赐点数消费,其实也跟‘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军队建设。

六个远征方面军,再加一个镇守本土,借由科摩罗快速机动的中央方面军,除却需要海量的资源、资金的投入才能维持住之外,还需要巨大的人员支持。

战争的损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的损耗更大:士兵的正常退役。

首先,联盟的军事法律相对以前的帝国星界军来说,普遍要对士兵优容很多,很少真的像是老帝国一样,把兵征走了之后,除非驻地就在当地,否则出去征战的话,真就一辈子回不到家乡。

出现这种状况,首先是帝国不当人。

其次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跨星域的航行既困难又成本高昂,战事频繁,那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老兵退伍。哪怕是伤兵、残疾、特别年迈以至于影响战斗力的,也更倾向于就地、就近安置。只有极个别运气好的,碰上运输后勤补给的舰船,空舱返回后方的时候,正好返回士兵的原籍地,才有可能回家。

而联盟这边就不一样,对于老兵的退伍待遇是比较重视的。

联盟的暗面远征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了,新兵入伍二十岁,打到三四十岁体力就已经不如年轻时候了,但勉勉强强靠着更丰富的经验,还仍然能够保持比较强劲的战斗力。但到了五十岁往后,那体力的衰减就真的不行了。

除了少部分上了指挥岗、管理岗的军官、将军之外,为了保持部队的战斗力,那纵使没什么伤病,该退伍的也得退伍了。

实际上,在联盟军队中,三四十岁就退伍的也很多。

其实联盟也更倾向于就地、就近的安置,毕竟这样方便,也更能节省成本。

但比起旧帝国军队来说,联盟的就近安置并非依靠强制手段,把人往当地一丢,反正走也走不了就完事了。联盟更多的是依靠奖励激励手段,来进行的老兵安置。

联盟的退伍老兵可以按照军功、荣誉勋章、军衔、军队职务级别等条件,获得相应的退伍待遇。

而选择就近退伍转业的,能够得到在规定基础上更高额度的优待。

这代表了更好的转业职务,比如说当地行星防御部队的教官、后勤官、治安部队的军官;比如说就地转业成法务部下辖的警署;比如说当地的安保企业……

这些还算是对口的。而除此之外,像是其他的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也有相当多的好职位,拿出来安置退伍老兵。

越是环境条件艰苦、越是靠近前线、越是能够就近安置的地方,退伍条件就越好。

实在不愿意在条件不好或者太靠近前线的地方,那也可以往后退几步,随着运输船补给线去到比较方便的地方安置,也勉强符合‘就近安置’的优惠条件。

当然,现在联盟每年的退伍兵数量特别多——毕竟大军的规模摆在这里呢。光靠那些带有一定政府特点的岗位,是安排不了所有人的。主要还是各级军官,通过这种方式安置的比较多。

但普通的士兵、士官,其实相对来说也比较好了。他们退伍之后,往往就能够直接获得比较高的社会职级,那就直接代表了每个月相当不错的津贴。纵使没有什么好岗位,生活也问题不大。

年轻力壮的,又没啥特别的功绩,军衔也不高的,联盟的退伍老兵安置局,会倾向于安排到技术学院里,走特殊通道进行学习。学得好就是工程师,差也是个技术工人。

或者是安置的星球,工人岗位没有那么多,是个农业星球,那就多分地。帝国的农业星球土地是国有的,与其说是农民,不如说是租赁国有土地的农场企业与农业工人。不过,由于农业与工业的不同之处,农场往往可以获得动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承包期限,租金价格不贵,要交税,还得按照统一制定价格出售农作物。

但总的来说,大农场、大机械生产,又有收购指标,保证了农场主除非是遇到极端情况,否则一般不会亏损。

当分包土地的小农场主,甚至比当技术工人、工程师都还要更舒服一点。

再不行,会发一大笔退伍金,以及一些就业、创业指导。不坑人,一般都是做个居民区便利商店,餐饮行业,建筑行业……总之,想干啥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