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p158121“ dataormat=“audio“ datalazy=“alse“>
两匹纯种夸特马踏着稳健的步伐穿过草原,马背上的骑手保持着舒适的沉默。
“这里的视野比白宫好多了,不是吗?”乔治·沃克·布什总统松开缰绳,让马匹自行选择路径。
他穿着褪色的牛仔衬衫和磨损的皮靴,看起来更像一个牧场主而非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
苏宁轻抚坐骑的鬃毛,目光扫过地平线:“确实!我在美国的大多时间都是在洛杉矶,确实不太清楚其他城市的美丽。”
“苏,我听说你曾经是一名非法移民?”
“是的!1987年,我的家人借了高利贷送我来洛杉矶,只是没想到美国梦会如此的神奇。”
布什侧头打量着他的东方客人。
三个月前的那场有争议的大选,正是眼前这个男人的暗中操作,才让佛罗里达州的选票奇迹般倾向了自己。
而就职以来,苏宁从未主动提出任何要求,这反而让布什感到一丝不安。
“苏,我一直很好奇。”布什突然开口,马匹因他声音的提高而微微惊动,“你为什么从不主动提要求?华盛顿的每个人——我是说每个人——都想从总统这里得到点什么。”
苏宁轻扯缰绳,让马匹停下。
远处,一只红尾鵟正在高空盘旋寻找猎物。
“总统先生,”他的声音平静如水,“真正的友谊……不应该被‘要求’玷污。”
“哈哈哈……”布什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惊起了附近灌木丛中的几只鹌鹑。
“你是个聪明人,苏。但记住——在华盛顿,聪明人往往活得最久。”
苏宁微笑,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我只想活得……足够低调。”
两人继续骑行,话题转向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中东局势。
苏宁看似随意地提到永仁集团对英国汽车工业的兴趣,特别是陷入困境的捷豹路虎。
“英国人对他们的汽车品牌有着近乎宗教般的执着,”苏宁摇摇头,“尤其是捷豹和宾利,他们视之为国家珍宝。”
布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托尼·布莱尔欠我个人情。也许……我能帮上点忙。”
……
2001年6月,伦敦金丝雀码头永仁集团欧洲总部。
林世民放下电话,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老板,英国贸易工业部刚刚批准了我们对路虎的收购申请!但他们坚持将捷豹拆分出来,宾利更是完全不谈。”
苏宁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泰晤士河。
五月的阳光在水面上洒下碎金般的光芒,一艘游轮正缓缓驶向北海。
“意料之中。”他转身走向会议室,“英国人宁可让这些品牌烂在手里,也不愿看到它们落入亚洲人之手。不过没关系,路虎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会议室内,永仁集团的战略团队已经准备就绪。
墙上挂满了路虎全球工厂和销售网络的地图,数字显示屏上滚动着近十年的财务数据。
“根据我们的分析。”首席财务官指着幻灯片,“路虎的suv产品线正好契合全球尤其是北美市场对豪华越野车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他们的军用车技术,对我们安保业务的拓展至关重要。”
苏宁轻轻点头:“通知法务团队,立即启动收购程序。另外,准备一份详细的整合方案,重点保留英国的设计和工程团队,但将生产线逐步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林世民快速记录着,突然犹豫了一下:“老板,福特汽车还在犹豫是否出售他们的股份……”
“不必担心,”苏宁嘴角浮现一丝微笑,“总统先生已经安排美国银行提供了特别融资方案。福特董事会……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三天后,当永仁集团宣布以23亿英镑全资收购路虎汽车时,《金融时报的标题充满了帝国余晖的哀伤:《又一个英国标志性品牌易主。
而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则更关注这背后不同寻常的政治因素……
美国政府对这笔交易异常的支持态度。
……
2001年9月11日,洛杉矶永仁中心88层。
苏宁正在与中东的合作伙伴通电话,屏幕上突然跳出cnn的紧急新闻快报。
他示意翻译暂停,然后将注意力放在新闻直播。
“天啊……”林世民站在他身后,声音颤抖。
画面中,纽约世贸中心北塔浓烟滚滚。
就在全球观众还处于震惊中时,第二架飞机撞入了南塔。
苏宁的表情凝固了几秒钟,随后迅速拿起红色保密电话:“立即启动‘雷霆’预案。所有投资部门进入紧急状态。”
接下来的24小时里,当全世界都在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震惊时,永仁集团的交易大厅灯火通明。
数十名分析师监控着全球每一个市场的波动,执行着一系列精密计算过的交易指令。
“石油期货买入完毕!”
“黄金仓位已建立!”
“军工股杠杆操作执行中!”
苏宁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眼睛盯着十几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他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抛售所有航空和旅游相关资产,全力做多国防和安全板块。”
三天后,当美国股市重新开盘时,正如苏宁预料的那样,道琼斯指数单日下跌7.1%,创下历史最大点数跌幅。
而永仁集团提前布局的石油、黄金和军工股则逆势飙升。
“初步统计,”林世民汇报时声音因兴奋而略微尖锐,“我们在全球市场的操作净收益超过1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路虎股价因军事合同预期带来的上涨。”
苏宁站在窗前,望着维多利亚港的夜色。
洛杉矶依旧灯火辉煌,但世界的格局已经永远改变了。
“这只是开始,”他轻声说,“通知华盛顿办公室,准备国防后勤服务的投标文件。”
……
2001年10月7日,阿富汗上空。
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划破夜空,标志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
在五角大楼的作战室里,实时卫星画面显示着坎大哈郊外目标被摧毁的瞬间。
同一天,弗吉尼亚州阿灵顿,永仁集团北美总部。
一场不同寻常的签约仪式正在举行。
永仁集团与美国国防部签署了一份价值8.5亿美元的合同,成为美军在阿富汗行动的主要后勤服务提供商。
“永仁将负责从基地建设到士兵餐食的全方位支持,”国防部新闻稿如此描述,“利用其全球供应链网络,为前线部队提供高效、经济的后勤保障。”
合同签署后的小型庆功宴上,助理国防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举杯向苏宁致意:“苏先生,您的公司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动员如此庞大的资源,令人印象深刻。”
苏宁微笑回应:“永仁在中国和东南亚的供应链网络已经运营了近二十年。我们只是将民用物流的经验应用到军事领域。”
沃尔福威茨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我听说,你们能在72小时内将一整座可容纳500人的野战医院从上海运到喀布尔?”
“如果天气允许,48小时就够了。”苏宁轻啜一口香槟,“而且成本只有传统国防承包商的三分之二。”
当晚,在送走所有政府官员后,苏宁召集核心团队开了个闭门会议。
“从现在开始,”他指着地图上的阿富汗和周边国家,“我们要在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立三个区域配送中心。所有物资从中国工厂出发,通过新丝绸之路铁路线运抵这些枢纽,再由我们的运输机队分发到阿富汗各军事基地。“
首席运营官提出疑问:“老板,中亚地区的政治风险……”
“已经处理好了,”苏宁打断他,“我们与当地政府达成了特殊安排。另外,所有运输车队都将由永仁安保的武装人员护送。”
会议结束后,林世民留下来单独汇报:“老板,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已将首期合同利润的35%转入指定的政治行动委员会账户。另外,哈利伯顿和贝克特尔的高层都收到了我们的‘合作邀请’。”
苏宁点点头:“很好!在华盛顿,分享财富才能长久生存。”
到2001年底,当美军在阿富汗取得初步胜利时,永仁集团的季度财报显示其国防相关业务收入激增420%,净利润达到惊人的24亿美元。
而更令分析师困惑的是,公司股价的涨幅远超基本面预期……
华尔街似乎坚信,这家神秘的企业还有更多未公开的利好消息。
《经济学人在一篇题为《战争的新面孔的文章中写道:“永仁集团的出现,标志着全球军事后勤服务市场的革命。这家低调的亚洲企业以惊人的效率和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正在重塑五角大楼的供应链……”
文章没有提到的是,在永仁集团豪华的洛杉矶总部顶层,苏宁正审阅着一份标有“伊拉克—第二阶段”的绝密文件。
窗外,2002年的第一缕阳光正穿透晨雾,照亮了整个圣莫妮卡海滩。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