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追杀没有终止,甚至也见不到一个活口。斩贼者赏十金这句话就足够兵勇们争先恐后了,抓活口这笔账就不好算了!更何况朝廷对马贼的容忍度一向极低,还从未听有什么马贼俘虏,费心费力的忙活下来指不定就会吃力不讨好,倒不如先得了实惠再。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止一个两个,于是原本一些原地受降的兵勇,在看到同伴们继续追杀的表现之后,都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杀俘可不是个好名声,但对朝廷来,消灭北地巨盗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一点断绝后路的举动,也算不得什么。
八千余马贼最终能够逃脱生的寥寥无几,战阵最前的步卒虽然吃邻一波甜头,但这波封赏的大头却还要数两翼早已蓄势待发的骑兵。追上一群心胆俱裂的马贼不是什么难事,若不是这群马贼都是四散逃离的,这场追击战还会结束的更快。
不用担心马贼会有伏兵,这群乌合之众就算真有埋伏,慌乱逃窜的马贼也只会将伏兵的阵脚彻底打乱。那样一来对这些即使追杀也注意结成队的精锐骑兵来,也只是又一群送上门来的肥肉!
不到十万金的封赏,这就是这场大战朝廷唯一的损耗!两万大军无一人伤亡,这样夸张的战果足以让人瞠目结舌。这样大的动作自然瞒不过草原上的这些部落,更何况齐廷昭本来也没打算掩藏这一点。
随军的官员留在了塔骨部落,这些临时抽调出来的边远吏不需要多强的能力,只要能代表朝廷收拢这些部落的心思即可。没有任何停留,齐乘风等人跟随齐廷昭和大军的步伐,在罗红苏的带领下前往了下一个草原部落。
调军的手令再一次的被齐廷昭签发了下来,柳逸飞和王府护卫又一次的纵马去往了南方。从塔骨部落取得的战果,让齐廷昭信心大振,也有了继续征召军马的底气。
短短三时间,大军几乎是在草原之上横扫而过,所过之处的草原部落也全部望风而降。面对满载马贼战利品和血气的朝廷大军,没有任何一个部落敢于出拒绝的话语,而留下来的朝廷吏也会让任何阳奉阴违和墙头草的举动化为泡影。
和百年前的忌惮不同,北地巨盗们人心所向的年代早已不在,对付那些心怀不轨的部分原住民,杀戮不再是一个无法下达的抉择。法不责众的道理有时候是不言自明的,但局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前三的秋毫不犯,似乎让一些心有不甘的人起了想法。朝廷大军的过境,让这些心有怨怼的人起了试探的心思。暴毙而亡的边远吏身上,看不出什么人为的因素,但这并不是齐廷昭选择坐视不理的原因。
朝廷大军仍在草原上开拔,一些来不及逃离的马贼被大军轻易的撕成碎片,然后在路过的部落中安排下了随军的吏。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对于部落归顺后的安排,只有一句北地巨盗即将覆灭静候佳音的安慰!
这样的举动持续了半个月,靠近蒙辽州和冀晋州边界的所有草原部落都选择了彻底归顺。萝卜加大棒的举措正适合在这个时候使用,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起来效果不错。
半个月的受降之旅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憩,或许也因为正在不断变强的马贼反抗。这支两万饶军队并不能完全左右草原局势,至少北地巨盗面对这支军队仍有一战之力!不同于结阵之战,所有的北地巨盗几乎都可以算作轻骑兵。虽在冲击力方面不如朝廷的骑兵,但在草原上的真实战力也不能觑。
至少在同样人马下的交锋,朝廷所占的优势并不算大,草原的辽阔使得追击战极难展开。除非再次遇到先前大军提前设伏的情况,否则想靠两万大军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齐廷昭不会真的以为两万大军就能无所不能,所以请求援军的手令早已发出。这一次和前次不同,超出预设的军马需要朝堂上的决议,所以大军的动作还来得更晚一些。
不过齐廷昭并不在意这支援军什么时候到来,晚一点或许更好也不定。毕竟援军不像齐廷昭率领的这支大军一样,能够轻易分辨草原上这些部落的善意或是敌意,很容易被那些暗地里支持马贼的部落蛊惑,所以齐廷昭的手书里特意留下来一个指令。
吏生则部落生,吏亡则部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