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高凡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听说沧海化工有意兼并延秀制冷剂厂,延秀县政府没有任何一点讨价还价的意思,直接就答应了,声称价钱随沧海化工自己提,县里绝无二话。
制冷剂厂原本是延秀萤石矿的附属产业,只是因为投资比较大,县里觉得作为萤石矿的下属企业有些不合适,这才收归县里直管。
此时,县里索性来了个买一赠一,把制冷剂厂卖给沧海化工的同时,把萤石矿也一并卖了。
县里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萤石矿和制冷剂厂的经营实在有些不尽人意,虽说还没到亏损的程度,但也就是略有盈余而已。县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再这样拖上一两年,一矿一厂肯定都要陷入严重亏损,届时就会成为县里的沉重负担。
沧海化工擅长于点石成金,这是延秀县的官员亲眼所见。原来的延秀化肥厂被沧海化工兼并之后,转产维生素C,立马就变成了一个聚宝盆,现在年销售额一亿多美元,合人民币将近10亿,让延秀县收税收得手抽筋。
除了明面上的纳税贡献之外,维生素厂为当地提供的隐性福利也是非常可观的。维生素厂工人的收入在全县排名前列,拉高了全县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维生素厂的大量外协业务养活了数以百计的小微企业,连厂子外面的饭馆都比别处的生意更为兴隆。
再至于说县里领导偶尔找维生素厂帮忙换点外汇,或者在海外代购一些国外商品,这就属于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了。
有了这样的一个先例,听说沧海化工又盯上了自家的制冷剂厂,县领导哪里还会有什么犹豫。如果不是考虑到国有资产账面上不好处理,他们甚至都打算把厂子直接送给沧海化工了。
厂里和矿上的工人,除非有严重违反生产纪律的行为,否则至少要留用五年以上,这是延秀县向沧海化工开出的唯一条件。
专程回来办理此事的高凡在惊诧之余,也是深深佩服官员们的眼光和魄力。
制冷剂厂和萤石矿原有的资产都已经是沉没资本了,原本也卖不出什么价钱,再去与沧海化工斤斤计较没有任何意义。
相反,他们做出这种大度的表现,却让沧海化工欠了县里一个天大的人情,这个人情可比一家破厂子值钱多了。
沧海化工自然也不可能真的白拿延秀县的资产,在进行了一个粗略的评估之后,沧海化工向延秀县支付了800万,买下了这一厂一矿,并随即宣布将这一厂一矿合并组建为一家新的子公司,命名为沧海氟化工公司。
接着,沧海化工又投入了近千万元,对一厂一矿的设备全部进行了升级。萤石矿的年产能从3万吨精矿上升至9万吨,制冷剂厂则形成了年产3000吨氢氟酸和5000吨F22的能力。
高凡敢于接受徐盈的安排,自然是有些倚仗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对于氟化工前沿技术的了解。
国内氟化工产业的竞争力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水平落后,那么就让他来改变这个现状好了。
高凡从新成立的沧海研究院找来一群工程师,亲自指导他们对原来制冷剂厂的氢氟酸装置和F22装置进行升级改造。
工程师们虽然知道高凡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对于他的技术水平是心存不屑的。原因无它,那就是高凡太年轻了,工程师中岁数最小的也比高凡要大出10岁,谁会相信他能提出什么高明的优化建议呢?
但交流的结果让这些工程师大跌眼镜,高凡说起工艺过程头头是道,哪个环节会出现哪些问题都了如指掌,而且屡屡能够提出一些意料之外,却又精妙绝伦的设计思想。
能够被沧海研究院看中的工程师,都是有几把刷子的,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高凡只要稍微提个头,大家就能明白他的思路,而且能迅速地悟出其中的妙处。
几次讨论下来,所有的工程师都被折服了,大家这才开始相信研究院里那些关于高凡的传说,对于自己在研究院的前途又多了几分信心。
工艺设计很快就完成了,高凡联系了茂林化工机械厂帮助进行设备改造。新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来的装置,做到了物尽其用。
试车的结果,让一干工程师再次震惊。他们发现,经过自己改造的装置,生产效率较从前提高了30%以上,原料消耗则下降了30%以上。这样的性能水平非但超过了国内同类装置的最好水平,甚至国外也没有企业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这套装置的技术,至少相当于国际90年代末的水平。
这是工程师们集体做出的判断。
对于这个判断,高凡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异议。他心里清楚,工程师们的判断还是有些保守了,就那套F22合成装置的技术而言,国际上直到他穿越之前也还没有超越。
这其中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F22作为含氯的氟烃类产品,在2000年之后就逐渐被边缘化了,生产技术自然也就停滞不前了。
装置升级改造完成,高凡吩咐集团广撒英雄帖,邀请全国的氟烃类产品生产企业派人前来观礼,并且给予了报销往返车票以及提供免费食宿的条件。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行业内的企业互相串门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哪家企业搞出了新技术,主管部门就会牵头开一个现场会,让同行都过来参观学习。
当然,说是学习,很多人是抱着旅游的心态去的,反正是包吃包住,不去白不去。
这些年,国家先是说搞商品经济,后来又说搞市场经济,强调政企分开,行业主管部门也就逐渐淡出了。没了行业主管,再想搞这种企业间的参观学习就很困难了。
加之一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难,也拿不出闲钱去外地参观,这类活动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突然冒出一家什么沧氟公司,声称包吃包住还管路费,只为了让大家去捧个场子,大家有什么理由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