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回到自己房间,拉开抽屉,果然看到里面放着三封信,其中有两封信用的是快件信封,似乎是寄信者有点着急的样子。
其实,高凡三星期前还回过沧塘,那时候并没有收到信。也就是说,寄信者在两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就给高凡连发了三封信。
三个信封上的笔迹是一模一样的,正是高凡在中科大唯一认识的那位名叫徐云的学霸。
当初在枫林研究所的时候,徐云听说高凡是黄春燕的同学,于是百般巴结,现在也不知道他和黄班长的关系发展到哪一步了。这种事,估计徐丹是知道的,不过高凡忘了向徐丹打听。
坐下来,拆开徐云的信,只读了一封,高凡的眉毛就皱起来了。
再看完第二封和第三封,高凡坐不住了,直接出了房间,对高逸平说道:“爸,你办公室的钥匙给我一下,我要去给中科院的朋友回个电话。”
高逸平办公室的电话是可以拨长途的,高凡每次要打长途电话,都会跑到高逸平的办公室去打,否则就只能到电信局去填单子排队了。
这种事情,严格来说属于损公肥私,但在这个年代属于很寻常的事情。大多数单位的电话是拨不了长途的,但职工们拿着电话和本地的亲戚朋友煲电话粥,一煲就是一两个小时,谁又会说什么呢?
高逸平掏出一串钥匙给了高凡,高凡拿上钥匙,出门推上自己的自行车,便直奔化肥公司而去了。
化肥公司离高家的距离不远,高凡在办公楼下锁好车,上楼进了总经理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长途台。
几经转接,电话打到了中科大物理系实验室。正如高凡猜测的那样,徐云此时正在实验室做实验。他比高凡要高一届,现在正是毕业前夕,平时都在实验室呆着的。
“喂,谁啊!”
电话那头,徐云在扯着嗓子问。
“我,高凡。”
高凡也提高了一点声音。没办法,跨省长途的通话质量真的很差。
“啊!你到南泉来了吗?你现在在哪,我去找你。”
徐云的语气中有些欣喜。南泉是鲁田省会,中科大的所在地。在徐云想来,高凡能够给他打电话,自然就是已经到本地来了,正经人谁打长途电话啊。
“想啥呢,我在瑞章呢。”高凡斥道,“我说你也真是的,火烧眉毛的事情,你怎么就不知道给我打个电话过来,写信你也不怕耽误事。”
电话那头的徐云明显滞了一下。从南泉到瑞章,长途电话一分钟6毛钱,聊上半小时,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没了,你问我为什么不打电话?
“其实,这件事也没这么急。”徐云沉默了两秒钟,才讷讷地说,“云总工和毕主任他们还在和日本人谈,我估计一时半会可能是达不成协议的。”
徐云说的云总工,是枫林研究所七区的总工程师云中明。毕主任则是七区08实验室的室主任毕连生。徐云当年就是在08实验室做研究助手的,而08实验室当时的研究课题,是制造集成电路时使用的光刻胶。
高凡在枫林研究所帮忙的时候,了解到08实验室正在开发适用于436纳米光源的G线光刻胶,这种光源是当时国际上光刻机采用的主流光源。
在那个时候,国外已经在探索使用365纳米的i线光源和248纳米的KrF光源,相应的光刻胶也正在研发之中。
中国由于在光刻技术上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连G线光源光刻机都没有完全掌握,自然也无瑕考虑i线光源和KrF光源的问题。
高凡在当时向徐云介绍了i线光刻胶和KrF光刻胶的研究思路,鼓动徐云在合适的时候建议08实验室提前开发这两款光刻胶,抢到这个领域中的先手。
徐云觉得高凡的意见有可取之处,便在实验室的例会上提出了这个建议,并且照着高凡给出的口径,说自己通过秘密渠道获得了一些内部资料,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这两款光刻胶的一些技术思路。
徐云提出的思路,基本框架是高凡提供的,但有许多技术细节是他自己补充进去的。高凡担心自己的作弊器被别人发现,在透露技术诀窍的时候便故意留出了一些空白,而技术功底扎实的徐云把这些空白都补上了。
中科大在当时也是保密单位,掌握着一些内部资料。徐云声称自己的资料是从秘密渠道获得的,枫林研究所这边也就不便于深究了。
保密单位保的是自己的秘密不被别人知道,如果有别人上赶着来透露他们的秘密,保密单位是不会拒绝的。枫林研究所经常和其他保密单位一起联合搞科研,这种各自拥有一些秘密的事情,实在是太普遍了。
室主任毕连生分析了徐云提出的技术思路,觉得有些道理,加之也知道未来肯定是要搞这两种光刻胶的,现在提前做些预研也不错,于是便拨出了人手去进行实验和测试。
结果,徐云提供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研究人员们抱着预研的心态去做,却直接开发出了性能非常卓越的i线和KrF光刻胶。
这是去年十月份的事情,当时徐云已经返回学校了。毕连生专门给他打了个电话,说研究取得了成果,研究所已经向科工委申报了一个奖项,如果获奖,研究所会给学校发一个证明,这也是可以算作徐云的成绩的。
徐云得到这个消息,挺兴奋的,专门给高凡写过一封信报告此事,并非常遗憾地表示高凡不能在这项成果中署名实在太可惜了。不得透露自己的名字,这是高凡向徐云提出的要求,徐云只当是与保密制度有什么关系。
光刻胶是一项军民两用的技术,枫林研究所开发出i线和KrF光刻胶之后,便在一份不太起眼的学术期刊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还列出了几个性能数据。
结果,上个月,日本赫赫有名的森谷应用化学株式会社派出了两名特别代表,来到枫林研究所,提出希望与枫林研究所在光刻胶方面开展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