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隆万盛世 > 1591贪财皇帝

对他们来说,这些银子虽然诱人,可能有比战功还要诱惑他们的吗?

打赢了,才是升官加爵,打输了,他们什么都带不走。

“我估计,现在佐渡岛那边战事应该已经结束了,兵部最好尽快派人过去。

否则那边的钱财一旦被分出去,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魏广德又提醒道,“对外,就说是兵部派人去佐渡岛查看情况,一旦局势稳定下来,就要会同工部和户部官员前往那里。”

大明可不是光想占领佐渡岛作为水师营寨,那里的金银矿都是要开采的。

到时候,工部必然要派人去,主持开矿事务。

提炼出来的金银则运到石见去,直接铸币,搜集倭国、朝鲜的其他矿产资源,在运回国内。

借此,大明驻扎的钱币流通周边藩国,铸币过程中户部也能分到一杯羹,可谓是皆大欢喜的事儿。

至于夷人也是用大明铸造的通宝,那就更好了。

如果全天下各国都使用大明铸造的钱币,一年户部还不从中赚钱百万两银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而是非常惊人的财富。

魏广德能有此想法,其实也是看着西班牙人运来的鹰洋实在太丑陋了,这哪是银币,分明就是银饼。

由此可见,欧洲此时的铸币技术也就那样,由此可以推测出欧洲的冶炼、铸造技术,也是和大明存在巨大技术差距的。

也就是之后中国陷入战乱,欧洲同时期则因为大笔金银注入和神圣战争影响,大幅提高了欧洲的冶炼、铸造技术,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储备了丰富的技术支持。

甚至,不排除夷人还真从大明获得了东方技术,和西方技术融合,提升了他们的生产效率这个可能。

后世网上传言,欧洲从大明偷取了“蒸汽机”技术,不过魏广德穿过来以后,也翻看过《永乐大典》,其中虽有些中国技术和机器图纸,但没有蒸汽机,只是有类似的设备,不过是做其他用途的。

蒸汽机,只要不是作为输出动力,当然都不能算是蒸汽机。

而大明使用蒸汽,更多是提炼水银等矿产,而非作为动力使用。

至于盛传郑和宝船使用蒸汽机,那更是无稽之谈。

这个时代所有船只除了靠风帆航线,就是用人力划桨。

郑和船队能够下西洋,最主要还是吸取了中东阿拉伯商人航海的经验,知道如何利用季风航行大洋之上。

这些,中国近海渔民其实都懂,只是他们不熟悉印度洋的海情而已,需要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学习。

张科离开,说是直接去户部,魏广德则拿着兵部的奏疏,直接去了乾清宫。

这种事,不能欺瞒万历皇帝,免得以后被穿小鞋。

何况,那边还有锦衣卫存在,如果经常让刘守有帮着隐瞒消息,早晚也会出事儿。

魏广德不会去冒险,所以直接告诉万历皇帝,然后忽悠他同意。

毕竟,魏广德理由充分。

倭岛上的金银,打赢了才是大明的,打不赢,一切都是空想。

要打赢,自然就得掏银子做本钱,本钱雄厚,赢面才大。

果然,魏广德在乾清宫详细说明他的考虑以后,万历皇帝思考片刻也点头答应下来。

如今战事已起,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何况,就算石见地区陷入鏖战,似乎战局对大明略有不利,但佐渡岛已经被控制,那里以后不仅会成为大明的金山,也会成为北海水师的港口。

大明现在手握王炸,不管石见地区战局最后如何,反正大明已经获得一个矿区,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

佐渡岛的金矿,顺利开采起来,也足够支持这场大明对倭国的交战。

“兵部尽快派人去佐渡岛检阅,至于从佐渡岛金矿的收益里提取部分维持战事,朕也准了。

魏师傅,你可以去告诉张尚书,如果户部银钱不足,可以去常盈库借款。

佐渡岛产出,除内廷两成收益外,其余可优先弥补常盈库借款。”

万历皇帝开口表达了他的态度,一句话,只要内廷的份子不受影响,朝廷那部分,你们可以自由支配,他不管。

魏广德出了乾清宫,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宫门。

他有些理解一些明粉对万历皇帝不满的情绪来源了,这个皇帝是真爱钱啊,现在都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

怪不得后世说这位爷听说海外藩国有金矿银矿,他就派人去问,还想开矿。

“他缺过银子吗?”

魏广德脑海里想了想,随即摇摇头,这位小爷懂事那会儿,裕王都已经是隆庆皇帝了。

虽说那时候不管是徐阶还是李春芳,多少都控制了户部给内廷的银子,但宫里应该是不缺钱的才是。

缓缓往内阁走去的魏广德低头思索,终于,在他路过隆恩殿的时候,灵光一闪,猜出万历皇帝视财如命的原因,或许和隆庆皇帝有关。

毕竟,这位爷儿早年可是因为缺钱差点逼得主动请求就藩了。

那段时间的经历,对隆庆皇帝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或许在皇子朱翊钧面前说上几句,也未可知。

他的话,绝对比其他人的话对万历皇帝影响大。

所以,在他心里,皇帝绝对不能缺钱,他得想方设法为内廷搂银子,把自己的钱袋子装的满满的,以应对其他风雨。

皇帝,有钱就能差唤人,没钱,什么都做不了。

至于朝廷,皇帝是管不到朝廷的,那是文官的朝廷。

魏广德不确定自己猜测对不对,但没有其他可以解释万历皇帝这么爱财的原由。

“唉,就这样吧。”

万历皇帝爱财,魏广德还真没好办法教导。

毕竟,这可不好办。

就算把朝廷的银钱都送进内廷,都未必能满足皇帝的胃口。

可要是严格控制银钱,只怕会让万历皇帝走上另一个极端。

给钱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难办。

“度”

魏广德知道,这里面只能是内阁和户部尚书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度,皇帝要银子,不能拒绝,但也不能一口答应。

就像做生意,给一些,但不能给太多。

回头还得悄悄和张学颜说下这事儿,还要告知户部后来的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