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听完魏广德的计划,皱眉想了想,最后才说道:“看似万无一失,可把控却是极难,特别是板升,若是宣大军真的介入,后果难料。”
想到即将发动的海外计划,魏广德一咬牙说道:“若是黄台吉不满,宰了他,扶持不他失礼上位。
攘外必先安内。”
听到魏广德输出这话,张四维和申时行都是微微一愣,这措辞很严厉,几乎是等同于说为了扶持不他失礼上位,魏广德不惜打破这么多年和蒙古之间的和平。
值得吗?
“我不瞒诸公,兵部很快就会对倭国动手,此事是当初我与叔大兄一起,早就计划好的。
如果蒙古之事拖延到岁末,必然影响到朝廷对倭国的行动。
这绝对不行。
兵部为此准备多年,水师和锦衣卫也做了诸多准备,绝对不允许因草原的事儿,而影响朝廷大计。
如果,不能快刀斩乱麻平息草原这场纷争,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在朝廷出兵前夕,草原上会为此打起来。”
说话间,魏广德的视线已经看向北方。
此刻的蒙古草原上,把汉那吉的噩耗已经传开,还在归化城的三娘子也已经知道了消息。
虽然现在蒙古诸事都是黄台吉这位新袭顺义王掌控,但因为朝廷把互市的决定权交给了忠顺夫人,各家部落要想顺利进行互市,获得部落所需货物,全要仰仗忠顺夫人鼻息,所以各部族台吉对忠顺夫人是丝毫不比大汗黄台吉差一点。
而且,蒙古诸事,因为黄台吉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很多时候也需要忠顺夫人帮忙出谋画策,实际上权利过半是落在忠顺夫人手里。
这就让黄台吉的儿子们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是的,他们很担忧,担心忠顺夫人进一步增长在草原上的威望,在黄台吉之后,会扶持他和俺答汗的儿子不他失礼上位。
其中,黄台吉的长子扯力克就是其中最担心的一个。
所以,此时的忠顺夫人看似在草原上权利极大,但也是处处遭到掣肘。
而且,扯力克也多次背着忠顺夫人,在黄台吉面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于是,黄台吉在成为大汗后不久,就开始把属于大汗的精锐万户转交给扯力克带领,而让忠顺夫人无法染指。
草原上,终究是实力为尊。
有强大的武力,就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也才拥有权威。
黄台吉当初只是从俺答汗手里拿到三个万户,其中只有一个精锐万户,其他都是比较杂的部落。
而扯力克不仅从黄台吉手里获得了那个精锐万户,还从王廷拿到一支精锐万户,加上其他部族,已经拥兵四万人。
而忠顺夫人手里,除了当初俺答汗给她留下的一个万户,就是不他失礼继承的一个部族,虽然部族不小,也能凑出一个万户,可如此做部落里就剩不下什么男丁了。
所以,其实只有一个半万户的兵力。
但是有板升城的把汉那吉支持,他那里有一个万户,再有其他几个部族的支持,所以也能勉强和扯力克在兵力上接近。
但是把汉那吉坠马身亡的消息传来,三娘子还是慌了。
少了一个万户的支持,大成比吉那里会如何选择也是难题。
一个女人,拖曳着把汉那吉的幼子,必然成为草原上各部首领觊觎的对象。
特别是扯力克,若是他迎娶大成比吉,不仅会打破现在的平衡,还会大大增长扯力克的实力。
“额吉,哈哈哈.”
远处草原上,数匹战马飞驰,最前面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冲着三娘子大声喊道。
三娘子看着儿子,脸上也浮现出慈祥的笑容,忍不住冲他挥挥手。
不他失礼的部落就定居在归化城附近,所以她时常出城来到儿子这里。
孩子还太小,虽然领了自己的部落,可终归还得他来操心部落里的事务。
儿子马术精湛,现在也开始练习箭术,以后也会成为草原上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这是三娘子的想法,也是她对儿子的期待。
“还是太小了,还得额娘给你遮风挡雨。”
三娘子看着纵马奔去的儿子,心里想着。
“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从身后传来,三娘子回头看去,是归化城方向的信使。
很快,信使到了近前。
“夫人,刚刚收到消息,扯力克打算向大成比吉求婚。”
信使的汇报让三娘子脸色大惊,她最担心的就是扯力克强娶大成比吉,到时候黄台吉必然是站在儿子一边的。
毕竟,娶了大成比吉,就等于拥有了板升城和把汉那吉的遗众。
只是稍稍思考,三娘子就做出决定。
“你马上回归化城,命令扯布、土骨赤率精兵两千前往板升城,先围住那里,不准其他部族首领进城。”
给了信物,信使领命而去。
三娘子已经在考虑如何收服归化城,壮大自身实力,或者说也是在为儿子考虑,壮大他的实力。
不他失礼是不可能从黄台吉手里得到什么的,只有俺答汗给他的部落,但这不行。
想了想,还是只能把席位寄托在大明头上,只有得到朝廷的支持,她才能有效控制草原。
明廷对她的期待,三娘子当然知道,那就是维持朝廷和蒙古之间的和平。
这当然是她乐意见到的,现在的蒙古已经没有了逐鹿中原的实力,这些年北地寒冷,冻死牛羊无数,也大大限制了蒙古实力的发展。
蒙古,需要从大明获得一些粮食补充。
她和其他蒙古首领不同的就在这里,其他人以为蒙古没有的东西,他们可以像过去那样南下抢掠。
而三娘子不这么认为,大明军队战力有所提升,而蒙古则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有所退化。
这种情况下,大明只要龟缩起来,坚壁清野,就能让蒙古毫无办法,最终因为冻饿而实力大损。
三娘子当然不是真正的,完全倒向大明,只是她不得不如此做,为了整个蒙古的生存。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和许多蒙古有实力台吉之间闹得很不愉快,他们在外都说她嚣张跋扈,却完全不体谅她的良苦用心。
当下的蒙古,不依靠大明,能活下去吗?
那帮人,只知道幻想祖先的荣光,还想着能再次饮马长江,也不想想,蒙古人崛起就那么一次,而在此以前是什么情况,任谁都能踩上一脚。
很快,三娘子走进部落,在大帐里坐下,拿出纸笔就给大明宣大总督写信。
有些事儿,还是得先禀报,看大明的态度。
反正,她的兵马已经去了板升城,至少得把那些觊觎大成比吉的部族首领挡在城外。
只是她不知道,他派兵去板升城的消息很快就在归化城中传开,然后恰台吉得到就是大怒。
恰台吉本名萨尔玛尼,是阿勒坦汗的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