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 第二七一六章 三兴大汉!

第二七一六章 三兴大汉!

其实除了真的要把鲜卑给打散之外,还因为有一个麻烦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处理曹魏投降的那些将士们,当然还有支持曹魏的那些世家。

现在要对外征战,曹魏投降的那些将士们好处理,将士们一起对草原打几仗,培养一下感情也就好了。

所以,刘备选择对付鲜卑,其实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对付世家的事情,刘备还真的听王跃的直接就选择了科举,同时在各郡县修建学校。

虽然这依旧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根除世家根本就不可能,但是却可以筛选出一部分对大汉忠诚的家族。

只要这些对大汉忠诚的家族一直保持着忠心,那大汉国运依旧是可以呈现中兴之势。

主持这一场军事的是法正,主帅是刘备,同行的大臣名将有很多,当然包括张飞这个负责执金吾的,还有赵云这个亲卫队队长。

当然,还有司马懿父子几人。

而诸葛亮再一次身居长安,不断调动了粮草送往并州,支持的这一次的大战。

而刘备到达雁门郡之后,就被同行的大臣给劝住了,就连张飞都在雁门郡陪着刘备,而一切的作战,都交给了法正指挥。

而这场大战王跃没有参与,他不仅要盯着江东的各大家族,还有平定境内的山越,让他其实也很忙的。

在大汉大军的震慑之下,江东的大家族都非常老实,而山越那边就有些麻烦了。

这些人常年住在山里面,平时不怎么下来,一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跑到山下来抢劫。

王跃的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利用修路的方式不断的压缩着山越的生存环境。

讨贼校尉部现在虽然已经不存在了,可只是改了一个名字叫做屯田兵。

讨贼校尉部老百姓现在已经习惯了自家的子弟去当兵种地,因为这样就能保证他们能多分到土地。

所以受到了讨贼校尉部的影响,扬州的百姓对于当兵也不是那么抵触了。

利用屯田的办法,王跃成功的引诱了那些山越下山当兵,成为了扬州屯田兵的一部分。

经过三年的时间,扬州山越全部都成为扬州百姓了。

这些山越本来都是以族群的形式居住的,他们下山之后也就形成了新的家族集体。

而这种族群在群山之中有非常的多,他们下山成为扬州百姓之后,也成功的让扬州的大家族成为了少数。

其实这个时候,扬州的这些家族已经没有了丝毫的威胁。

而经过三年的发展,科举模式已经在大汉形成了,第一批参加科举的那些寒门子弟,这会儿已经在各地当了三年的知县,表现好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拔,表现差的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当知县。

而经过三年的发展,大汉各州县的学院已经保证每个县都有一个,甚至一些人口密集的县,连镇上都会有学院。

因为这些都是大汉供养的,所以养出来的学生,对大汉的认可度非常的高,也渐渐的形成了和大家族对抗的中坚力量。

往往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新汉现在朝堂的情况也就是类似于一个三角结构。

科举出来的寒门子弟为一股力量,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勋贵又是另外一股力量,而老牌世家是第三股力量。

这三股力量相互制衡,反而让朝堂达到了诡异的平衡,让大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

而大汉经过三年的征战,虽然牺牲很大,也让国家进入疲惫的状态,甚至司马懿父子几人这样的高级将领,竟然全部战死在草原上了。

可是成果也是非常喜人的!

鲜卑已经被彻底的打散,就连收留了鲜卑乌丸匈奴也被打的向西逃跑了。

大汉这场仗打完之后布置了辽东府,西域长吏府,漠北苏武府,分别对大韩的东北,西北,正北方,开始进行远程的遥控。

其实,同行失去的不仅仅是只有司马家的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将领和士兵。

只不过司马懿父子几人之所以死,也是法正故意拿他们当诱饵布置了一个十面埋伏,把鲜卑的精锐给引诱到陷阱里面了。

虽然他们司马家损失惨重,可是鲜卑也正因为这一战,鲜卑王庭的精锐全部战死,也彻底失去了抵抗之力。

法正做的虽然说是毫无破绽,毕竟谁也不能料到鲜卑人竟然会在那里进行偷袭,可是王跃却明白这是法正故意的。

因为后续刘备竟然打着对司马家封赏的名义,把司马家给迁移到了弘农,和孙权曹丕做邻居,明显是纳入了监视范围。

……

也就在北方彻底平定这个时候,交州士家再次上表称臣,他原本想着这么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改个称呼而已,交州依旧是他们世家。

可是王跃在听说之后,却直接上表刘备,成立岭南府,统领南疆事务,彻底把胶州等地纳入大汉统治。

刘备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可是派谁去那都是像是贬职发配一样,现在看王跃主动提起,他也就召王跃进京。

等王跃一家人见了关羽,进宫见刘备的时候,刘备也就询问道,

“长文,只是那南疆遍布毒虫瘴气,以后都是各种蛮人,想要纳入管,辖恐怕是非常难。”

王跃向着刘备行了一礼,这才非常恭敬的说道,

“陛下,不管任何的国家,建国初期都是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时间久了之后,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百姓们就渐渐的失去了土地,不仅增大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实力,还出现很多的流民。

当年的黄金之乱,不也是百姓们实在是被逼迫的无可奈何,这才聚众而造反的嘛。

微臣觉得,只要我们大汉有足够的土地去安置这些百姓,也就可以杜绝百姓们发生民乱。

而往往一个王朝刚开始的时候,进取之心非常旺盛,传了几代之后也就慢慢的变得守成了。

如果我们不趁着这个时候尽量的扩大我大汉的土地,恐怕以后再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也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