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堂下的原告和被告,还有那些前来旁听的百姓们,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没想到这位大人看上去虽然年轻,可是却很有威严的样子。
“赖二,你先说,你为何要状告粮店掌柜张正?”唐锦衣问道。
“回大人,今日小人在街市上张家开的粮店门口闲逛,没想到反而被店主诬赖小人偷盗了一袋大米,小人觉得十分冤枉,这才敲响了鸣冤鼓,还请这位大人为小民做主呀!”
自打坐在了县令老爷的位置上面,唐锦衣早就看到了,在公堂上面,除了站着原告和被告之外,还有一大袋子的大米放在一边,想来必然是本案的证物。
唐锦衣心里清楚,她和顾易两个人的年纪不大,在这里开展工作的时候,本来就很难得到这些乡亲们的信任,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如果她处理不好赖二和张正之间的这一场纠纷,恐怕更是会让大家感到失望。
悲愤无比地陈述了事情的经过,赖二又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磕头如捣蒜:“求大人为小民做主,求大人千万要为小民做主啊!”
“赖二,你先起来,若是那店主真的诬赖你,本大人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旁边那个身穿绿色棉袍的中年人一边磕头一边急切地说道:“请这位大人明察,小人并没有冤枉这赖二!”
“你就是张家粮店的店主掌柜的吧?”
“小人张正,正是张记粮店的掌柜。”
“张正,你说你并没有冤枉赖二,那你可有什么证据证明赖二从你的粮店里面偷了大米?”唐锦衣皱眉问道。
她一边问话,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张正和赖二两个人脸上的表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从这两个人的脸上捕捉到一些能够推断出真相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