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受皇上重托,带领大丫等人,经过一年的时间,深入我朝各个地方,开展调查研究。”
“我们接触了百工,走进了农田渔场,观摩了造船厂、炼铁场、铸币冶金等工艺。”
“几乎与岛上的每一名百姓,都有过亲密接触,详细了解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情况。”
“微臣与大丫每日记录各个生产制造环节的工时、所用材料、所费劳力等投入情况。”
“然后又要跟踪调查生产劳动的进展情况,直到有了成果之后,才算干完了一件事。”
令狐风的话,引起了群臣的一片哗然,大家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如此细致地来算账,真是头一回听说啊!”
“是啊,没想到干一件事,会这么费时费力,要算清这笔账,真是不容易。”
“你知道你吃一碗面要花多少钱吗?”
“这个,我,我还真不知道……”
群臣仍然在热议新朝的这一“创举”,他们既感到新奇有趣,又觉得不可思议。
“皇上,以后住房子也要花钱吗?”
石大海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引起了大家普遍的关注。
“是的,我们每个人住房子都要花钱,至于花多少,怎么花,大家另行商议。”
徐福很肯定地回答了石大海的疑问,大家也渐渐觉得,“花钱”这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新朝把收到的钱,还要拿出来再去发展生产,要付给为此劳作的百姓。
还要把钱拿出来,去补贴看病吃药、念书和养老的所用。
皇上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全体百姓着想啊!
“各位臣工,请允许我令狐风拿‘买米’这件事,来打个比方。”
令狐风又接着讲道。
“一斤大米按市价一钱来算,我们要从粮农手中去买。”
“先算一斤大米的成本,土地现在不收税,新朝将所有土地丈量后,按农人的数量给他们划拨土地去种。”
“粮食的籽种由朝廷保管,农人需向朝廷购买,一斤籽种二钱。”
“一斤籽种按正常的年景,可产二百斤大米,将这二百斤大米全部拿出来,去做买卖。”
“按刚才我们说的‘一斤一钱’来算,农人可以得到二百钱,朝廷要收取一成的税收。”
“那么农人就有一百十钱的收入,扣去购买籽种的二钱,实际是一百七十钱。”
“这些钱还不是农人的全部收入,他们要再扣除农药和人工投入的成本,最后才是纯利润。”
“如果可以得到五十钱,便是非常不错的收入了,呵呵!”
令狐风的账已经算的再细不过了,听得群臣个个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账还没有算完!”
令狐风又接着讲道:
“我们刚替农人算了账,表面上他已经有了五十钱的纯收入了,但他除了吃大米,还是要去花钱的。”
“他要拿着这些钱去买菜,买油,买很多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大家说说,他还能剩多少呢?”
“好像剩不了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