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办的人虽然热情,但只能提供“江家庄园”现有的一些资料,至于江仁举本人没有任何信息。他们怀疑这位老先生已经不在。同时惋惜地说,据他们所知,恐怕江家已经没有直系嫡亲后代。
史志办的一位热心的老学究,颇为遗憾地告诉吴望:当年,为了开发经济,江家庄和十三里堡,在大王家村村委的倡议鼓动下,除了“江家庄园”保留下来,其他的一些几百年的古寺古庙,等古建筑都被拆掉,然后西迁至栖霞腹地。
现在那里已非腹地,而是远近闻名的风景别墅区。当年的白沙河,已经盖在“盛世广场”的底下,变成一条地下暗河,成为某着名药厂的地下排污水道。吴望提到的大片大片向日葵地,已成为记忆中的东西,现在是一家中外合资汽车厂的生产车间。
几十年的变迁,老学究叹息道:这些败家子,最终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人杰地灵之气,破坏地荡然无存……现在看不出来,再过几十年,这些人迟早会遭道报应的。
那天余下的时间,吴望再次来到盛世广场。他围着广场转悠,在广场中笃步,仿佛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出几十年时间的长短,去感受滞留在黄石记忆中的那段黑暗印记。
第二天,根据老学究画的线路,吴望一早来到江家庄,直奔村委会,与村主任取得联系。吴望自我介绍,说自己为了创作“栖霞风貌人物志”到本地进行采风,希望与村民采用谈天聊地的方式,搜集本地名人王族江家的后代人物,以及地理风貌等典故,请村委领导给与大力协助。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寻找江仁举老人的线索
至于所谓的什么栖霞风貌、人物志什么的,吴望是通过烟海市旅游局官方网站上的一条多年前的信息,临时编撰而成的。
这条信息是:在江家庄,有一座具有五、六百多年历史的“江氏地主大庄园,”它是目前胶东地区保护较好的,最具明清特征的民居庄园。虽然,它是依据旧址仿制而成,因为真正的江氏庄园,已经在特殊时期被毁,但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发展本地旅游业,将举办一次“栖霞风貌”有奖摄影大赛……
在村委会江主任的组织协调下,找来几位本村有名的老人参加座谈,与吴望对话。
其中有一位热心的村民,把吴望介绍给自己的连襟,他妻子的姐夫,一位镇干部。从这个人的口中,吴望终于得到江氏家族嫡系传人江仁举的最后去向。
对方告诉吴望说: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江仁举是江家唯一一位在世的,真正具有江家嫡系血脉的最后一位子嗣。
江仁举现年八十五岁,鳏夫,没有后人,亦没有支脉亲属。这位镇干部说,假如老人不幸故去,明朝初期迁至栖霞山脉的江氏家族,将不复存在。
老人去年秋天,被一位自称是故友的孩子接走。据说,由这位姑娘出资,安排在“烟海市福海福地敬老院。”
这个敬老院,在烟海当地,是一家非常有名的高级养老院,属于私营性质。据说,最低档的房间,每月费用最少在五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