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郎君,您也知道,贤文王府终究是运道不够,虽是龙子皇孙去三代都英年早逝。先贤文王妃也撒手人寰,贤文王太妃大谢氏这才当了家。可自己的儿子又去世了。幸好媳妇贤文王妃刘氏怀了孩子。婆媳二人便相互扶持,拉扯着贤文王府世子爷长大。也算是在我们当地极有名气的。”
齐云把这些年自己从边边拐拐,以及道听途说的消息一一都说了干净。
王宁知听了一遍。摸了摸桌子上的杯子。这是上好的白瓷,看来在这云南城过的日子倒也还舒服,不过,素来都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今倒也派上用场了。
“所以说,如今的贤文王妃刘氏身份尊贵,又是一门宗妇,还有一个身为贤文王府嫡子的世子爷,却如何会做出这种事情?你不觉得其中很有古怪吗?”
“玉郎君说的也是奇怪。贤文王妃刘氏也算是兢兢业业几十年,毕竟上头还有一个贤文王太妃大谢氏看守着。心里想来一定是胆战心惊的,怎么会突然在这种紧要关头做出这种事情?的确是匪夷所思,在下人们无论如何也打听不到。嗯,这里倒有一个最新的消息,不知道郎君可曾收到?”
“说!”
“说是明日就将举行百官宴。”
“圣人又不来此,怎么会在这举行小百官宴呢?”
王宁知有些疑问。
“郎君这就有所不知了所谓小百官宴呢就是指,凡是能替圣人巡守南疆的人宴请南疆的百官便称小百官宴。”
齐云耐心的解释道。
“那么是谁人替圣人巡视南疆?”
其实不说,王宁知心中也隐隐浮现出一个人选。
“是长云侯长禹。”
“他在南疆声誉如何?”
王宁知双手都放在膝盖上,不知不觉已经抓的很紧。
“这位长云侯爷,实在是一位了不得的一位人物。从前我们都只称呼他为北亲王府的长四爷,可没想到现在人人都只知道长云侯,并不知道他出生北亲王府。”
“如今,他就在云南城中?”
王宁知这声音听起来有些不明觉厉。
“现在大抵上是在郡守府。”
“我知道现如今的郡守是赵平河。他岳母是先安大长公主的嫡女。之前派他过来的时候,太子殿下也是同意的。说是赵家出身于清流门第。”
但如今这长云侯动了什么手脚?南惊鸿想必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淮阴公主如何?”
“进城的时候,小人偷偷看过一面。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特殊之处,却也是不同凡响的一位娘子。”
听到齐云的话,王宁知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