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马拉松赛事。
这次莫斯科世锦赛马拉松赛事一共有72位选手参加,其中中国队有五名选手参赛,她们是曹茉婕、丁常琴、何引丽、贾超风和魏小杰。俄罗斯当地时间下午两点,比赛正式开始。中国队显然是要采取集团战术,五人一开始就紧紧跑在一起,不过世界锦标赛的节奏非同其他赛事,很快小集团就被拉开。
在跑到五公里时,曹茉婕、丁常琴和贾超风三人还是在一起,而且都处在第一集团里。
但随后的比赛发生戏剧性变化,贾超风看上去很难保持如此高速,她开始被其他选手慢慢赶上。到是丁常琴后半程能力开始体现,跑到30公里时,丁常琴升到第9位,贾超风落到第21位,此后贾超风难以支撑选择退赛。跑到35公里时,虽然前四位领先选手人没有改变,但内容发生实质变化,37岁的斯特拉内奥和33岁的基普拉加特大步流星,已经甩开所有对手,两人在35公里点用时2小时01分5秒,至少领先梅尔卡姆和富士加代子一分钟左右。
而丁常琴也退出前10,排在第15。
进入最后阶段争夺,斯特拉内奥和基普拉加特并驾齐驱,两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到了40公里,用时都是2小时18分22秒。
但非洲选手在长跑上必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的冲刺对决,基普拉加特还是要更快一些,最终她以2小时25分58秒获得冠军。
斯特拉内奥以2小时25分58秒获得亚军。
富士加代子以2小时27分45秒获得第三名。
中国队五名选手里——
贾超风何引丽中途弃赛,丁常琴以2小时40分13秒获得第19名,魏小杰以2小时46分46秒获得第28名,曹茉婕以2小时49分15秒获得第34名。
等于是一开始预计的冲击奖牌。
最终什么也没摸到,甚至差距还很大。
比预期中还要大。
那到这里,世锦赛的第一枚金牌就诞生了。基普拉加特拿下冠军。
“中国女子马拉松目前处于新老交替阶段,相信经过一定的积累,中国女子马拉松会奋发图强。”
赛后发布会。
余位力说道:
“第一次在这样的时间点比赛,下午2点是日照最厉害、温度最高的时候,这对马拉松选手来说是极大的挑战,闷热的天气很容易造成运动员身体不适,这是我们运动员还没有准备好的一方面。”
“还好,在帝都世锦赛开始之前还有几个调整。”
“在国内备战时,有针对性地选择在下午两点进行,但没有遇到如此炎热的天气,并且训练时赛程只有36公里左右,比世锦赛的赛程要短。”
“这说明……”
“当然在我看来,对天气不适应,实际上还是更多反映出年轻运动员经验不足和技战术上的欠缺。除了贾超风,其余四名中国姑娘都是首次参加世锦赛。面对比自己成绩好的对手,咱们姑娘在比赛中采取跟随跑战术,最初阶段贾超风、丁常琴一直跻身于第一集团,但中后程没能跟住,未能完成跻身前三的目标。”
“整体来说我们还都是新人,能力和经验还是有所欠缺,希望在今后的赛事当中不断积累经验。”
“下一届田径世锦赛将在帝都举行,作为东道主,咱们女子马拉松经过两年的积累,相信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余位力现在是作为总教练在带队。
以前丰树勇要做的事情。
现在都轮到他了。
而且为什么要单独把马拉松拿出来讲,那是因为咱们的女子马拉松一直在全世界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情况。
举个例子。
这是2005年以来,咱们一直都是世界前八。
这毫无争议。
这次。
还是我们女子马拉松首次无人进入世锦赛前八名。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咱们一直以来都算是比较有竞争力的项目,这一次连前八都没有。
直接掉到了快20名。
这肯定是有问题了。
在世锦赛该项目历史上,仅有肯尼亚运动员恩德雷巴曾两次折桂。她第一次夺冠是2003年巴黎世锦赛,成绩为2小时23分55秒。两年后的赫尔辛基世锦赛,其获该项银牌,冠军属于世界纪录保持者拉德克里夫。2007年在大阪举行的第11届世锦赛上,恩德雷巴再获该项金牌。
基普拉加特既是恩德雷巴之后、第二位两获世锦赛女子马拉松冠军者,还是该项目的第一位卫冕者。
至于年纪就更不要说了。
因为这一次的冠军不仅仅创造了卫冕的纪录。
还创造了另外一个纪录。
那就是他的年纪。
基普拉加特眼下已经接近34岁。
此番夺金后,她还是该项目历史上仅次于恩德雷巴的第二位高龄冠军。
还有恩德雷巴第二次获世锦赛马拉松第一时,已经过了自己的35岁生日。
所以在女子马拉松这里年纪并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借口,而且咱们的姑娘们年纪都是20多为主。
更没有借口可言。
女子马拉松本属我国田径的强项。
在世界女子马拉松历史上,共有8个国家的17名运动员曾经跑进两小时20分大关,其中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占到8名,我国也有两人,分别是孙英杰、周春秀。
前者2003年在bj马拉松赛上曾跑出两小时19分39秒,这也是女子马拉松的全国纪录;后者2006年在首尔马拉松赛的夺冠成绩,达到了两小时19分51秒。
2009年8月,第12届世锦赛在柏林举行。我们派出四名运动员参加女子马拉松较量,结果整体出彩。
当时,来自火车头体协的白雪以2小时25分15秒夺冠,改写了中国马拉松无缘世界大赛金牌的历史。
轰动了整个赛场。
这是当年的一个大事件。
这个事情还让白雪受到了超乎寻常规格的对待。
周春秀、朱晓琳也分别获得第四、第五名。
一个国家同时有三人进入六强,在世锦赛该项目历史上也不多见。
可惜从此之后就开始往往下走。
2011年的大邱世锦赛,白雪、周春秀因伤双双缺阵,我们派出五名女将参加马拉松比赛,朱晓琳、王佳丽分别排名第六、第八。
首次参赛的陈荣、贾超风也依次拿到第11、第15。
论该项目团体总分,中国队仅次于肯尼亚、还位居第二。但当时中国女子马拉松整体水平已明显下滑、无力竞争奖牌。
再到本届世锦赛,咱们女子马拉松被挤出前八,完全在预料之中。
因为下滑的曲线已经体现了。
而且因为之前成绩不错,一直也没有特别贯彻丰树勇“走出去引进来”这六字方针。
现在自己只能吞下苦果。
近两年,世界女子马拉松呈现整体“井喷”之势。
2011年,女子有三人闯进两小时20分;去年增至六人,创历年人数之最。
今年,该项目世界最好成绩仅为2小时20分15秒,但跑进2小时24分的,全世界仍有15人之多。
中国运动员成绩直线下滑,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老将受伤病等因素影响、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年轻选手水平有限,因而出现了人才断档。
比如今年今年5月在营口举行的12运会马拉松决赛,是对国内男、女马拉松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
比赛中,没有看到卫冕冠军白雪的身影。被视为夺冠大热门的周春秀仅以2小时49分54秒位居第26,是自己历次参加全运会成绩最差的一次。
代表辽省参赛的朱晓琳,也只以2小时45分28秒排名第23。
当时,贾超风的夺冠成绩为2小时29分45秒。这也是今年国内女子马拉松的最好成绩。此水平只能位居今年世界第79。
而2005年到2009年,女子马拉松之所以能够有一段黄金时期,是因为有周春秀、白雪、朱晓琳等多名高水平选手。
特别是周春秀,先后五战世界大赛、四次进入前五名,2007年世锦赛、2008年北奥分获第二、第三,成为我国女子马拉松的中坚和领军者。
但这一届年轻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大概率连50名都进不去。
要不是这次还有不少人没来,那都不止这个成绩。
恐怕只会更差。
而这就是这个项目自认为自己做的不错,没有和国际接轨,其实已经渐渐出现了年轻人技术和世界脱节的状况。
之前这个项目因为整体成绩不不错,在国内乃至全世界你也知道成绩不错就享有特殊的庇护权。
你很难对他们说什么,也很难让他们调整什么。
想不想调整完全看他们自己自觉。
毕竟成绩摆在这里。
竞技体育还是要看成绩的。
所以成绩一旦出现下滑,那么之前有的繁花簇锦就都会消失不见。
余位力也抓住机会,开始发表赛后总结——
事实证明。
我们在这个项目已经落后了,年轻人在这储备也不如之前
中项目要想重新起飞,除了要提高国内选手的整体实力、抓紧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还得花大气力培养新的领军者,重新开始和国际接轨,学习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不可再简单的闭门造车。
在二沙岛这么多年。
之前没有成为国内田径总教练更是常年驻扎在二沙岛。
余位力早就已经形成了科学运动体系的概念。
只是之前这个项目成绩不错不好,插手强行插手也会引起教练和运动员的逆反心理,不如等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之后,再顺其自然进行调整。
可。
余位力想要调整的决心和心态。
在这里已经一览无余。
要不然你就一直出成绩,按你那个搞法那就没问题,你说了算。
如果你出不了成绩。
甚至是连续几年出现下滑。
那对不起我用我的一套来代替你也是顺理成章情理之中。
余位力不愧是老成精了,是这个行业体育人里面资格最深年纪最长的几个人。
对于如何把抵触情绪降到最低,在什么时候适当的对接,把控得很好。
一句话就是——
未来咱们种花家田径队。
就必须与科学锻炼,科学体系,科学认知为指导方针。
丰树勇的政策和苏神建立的二沙岛框架。
都会被他推行和继续下去。
整个行业都在被改变。
越来越科学化。
这。
也是苏神希望看到的场景。
也是他过来之后。
重生的额外心愿。
带飞一个人只靠系统。
但是带飞整个行业。
带飞整个体系。
那需要知识。
需要的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