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改装,崭新的朱女士形象出炉了,恒娘指示“你现在形象一新,你老公必定来主动找你,记住,不可轻易接受他的示好,接受频率应该为三分之一。如此实施半个月后,再来我这里学习新的课程。”
按照恒娘老师的教导,形象全新的朱女士和大好的春光一同出台亮相,旧人却有新姿,洪大业果然遭受不住,瞬间石化,战局大面积向朱女士倾斜。
然而,朱女士戒骄戒躁,继续保持矜持的姿态,当老公破天荒来找她共寝时,她却假惺惺地推辞“亲,我觉得一个人住挺好的,你别来烦我好不好。”
她越是说不让洪大业来烦她,洪大业就越想来烦她,被内疚感折腾了好一阵的老公,如今又被老婆的惊艳感折腾。
尽管老公再三哀求,朱女士却坚持三天才一见的原则局部反攻成功,大面积收复失地,大好形势持续半个月后,朱女士向老师汇报战况,请求进一步指导。
恒娘实施了最后一个课程“妹妹,你美而不媚。”
为了美而媚,就具体指导朱女士的各个部位的修饰技术,然后,亲自给学生示范,朱女士模仿数十遍,才学了一个大概,“凡数十作,始略得其仿佛”。
最后一个课程走完后,朱女士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江山全盘被收复,洪大业完全被太太俘虏。
于是战局倒过来了,作为小三的宝带,由于疏远而怨恨,越怨恨越被疏远,最后妻妾换位,宝带彻底被边缘化。
战术总结彼故而我新彼易而我难
最后,恒娘又从理论角度,尤其是心理角度对此次妻妾战役进行了总结。
男人爱小三,未必是因为小三美,而是因为小三难上手,喜欢那种追上手的刺激感,“而幸其所难遘也”。
于是指导朱女士让洪大业和小妾宝带无障碍接触,等于给他们一条绿色通道,红灯没了,绿灯一直开着,难的变成容易的了,刺激感新鲜感消失了,而朱女士则故意疏远老公,结果宝带处于“易得”的地位,朱女士处于“难得”的地位,此所谓“彼易而我难”。
朱女士刻意将自己边缘化,在恰当的时候以新鲜出炉的方式卷土重来,给洪大业造成一种惊艳感,新鲜感,“忽睹艳妆,则如新至”,重新取得“新人”效应,而让宝带处于“旧人”的地位,这种角色易位即所谓“彼故而我新”。
为了使这个故事神秘化,蒲松龄老先生还给它添上了一条神话的尾巴神机妙算的恒娘,原来是一狐狸精。
看她所作所为,不是人精才怪;看她巧妙布局,说她是狐妖也不为奇。她所传授的媚夫术,原来就是“狐狸精兵法”。
想来也不唐突,在男权社会,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女性,想要拴住丈夫,没点狐狸精的修行还真不行。
所以最后的“狐狸精兵法”的指导原则就是没有打不退的小三,只有不努力的老婆。
男性在这场战役当中不承担任何责任,不遭受任何谴责,因此,“狐狸精兵法”带有很浓的封建男权色彩,是以男权社会为操演场的。
男女不平等,就有家庭婚姻版的“狐狸精兵法”;上下不平等,就有朝廷版办公室版的“狐狸精兵法”。
蒲松老先生发现了这个规律,他在故事结尾感叹奸臣之所以总是受宠,就是因为他们在老板面前总是保持新鲜感,让老板“变憎为爱”,这种迷惑自古以来总是不能破。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名叫阿绣,也是一篇追求美的短篇小说,算是和这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里边有两个阿绣,一个是民间少女,一个是狐仙。
民间少女阿绣长得美丽非凡,狐仙阿绣想修炼得像她一样美,这样就演出一段既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阿绣创造出模样相同,个性很不同的两个优美女性,特别是美的追求者狐女阿绣。
男主角刘子固认识了美丽的杂货铺少女阿绣,却没有办法娶到她,在他沮丧的同时,希望能遇到个类似阿绣的。
这时,狐女幻化成阿绣的模样来和刘子固欢会。
狐女之所以这样做,只是艳羡阿绣的美,希望和她媲美。
刘子固的仆人很聪明,很快揭穿了狐女阿绣的身份。
刘子固本来跟狐女阿绣好得你侬我侬,但当得知狐女的怪异身份后,非常害怕,还让家人准备下兵器伏击狐女阿绣。
对这样的寡情郎,狐女阿绣采取忍让态度,说她知道刘子固一直想念阿绣,正打算帮助他们团聚,她虽不是阿绣,却自认为不比阿绣差。
狐女阿绣有神力,却不报复无情义的刘子固,而是把失落的爱,无私奉送他人。
当民女阿绣陷入被乱军俘虏的危难时刻,狐女阿绣却施展神力把民女阿绣从战乱中救出。
在她帮薄情郎和阿绣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后,真假阿绣开始了妙趣横生的比美。
在一开始,刘子固还能分辨真假,后来,连刘子固都分辨不清哪个阿绣是自己的妻子了。
这说明狐女的美已经修练得跟阿绣没有区别。
据狐女说,她跟阿绣前世是姐妹,两人都模仿美丽的西王母,阿绣比她学得好。
她们转世之后,狐女仍然不忘对美的追求。
可见,蒲松龄老先生在人物描写上以貌写神,从形貌着笔,却意在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真的是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