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长老,不敢不敢,快快打住,还是请到经堂中相见。”
于是又带着我们来到了经堂,又见那:
方台竖柜,玉匣金函。
方台竖柜,堆积着无数经文玉匣金函,收贮着许多简札。
彩漆桌上,有纸墨笔砚,都是些精精致致的文房椒粉屏前,有书画琴棋,尽是些妙妙玄玄的真趣。
放一口轻玉浮金之仙磬,挂一柄披风披月之龙髯。
清气令人神气爽,斋心自觉道心闲。
我们来到这里后,是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唐僧也正欲行礼,那员外又是赶忙搀住他道。
“诶,长老,还请宽佛衣。”
唐僧这才脱了袈裟,与那员外见了礼,然后又是叫我们师兄妹四个人过来与他行李,这样一番礼毕后,又麻烦他们把马喂了,把行李放在廊下,这才稍稍安心。
是相互坐定之后,那员外好奇的问起我们的来历,就见唐僧是笑着说道。
“嘿嘿,老员外,实不相瞒,贫僧是东土大唐钦差,诣宝方谒灵山见佛祖求真经者,闻知尊府敬僧,故此拜见,求一斋就行。”
这员外当即面生喜色,笑吟吟的点头道。
“好好好,长老,弟子贱名寇洪,字大宽,至今已虚度六十四岁,在四十岁时,许下心愿,要斋万僧,放才算圆满,不枉这一生。”
“现如今已经斋了二十四年,专门有一簿斋僧的帐目,昨日无事的时候,我是把那斋过的僧名算了一算,发现已经斋过九千九百九十五人了,只差最后五人,不得圆满。”
“今天真的是万幸啊,天降老师父你们收徒五位,刚好凑足我这万僧之数,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所以万望老师父你们留下尊讳,并且在这里宽住月余,待我做足了这场圆满,弟子再着轿马送老师父你们师徒上山。”
“因为此间到灵山已经不远了,不过八百里路也,很快就可以赶到。”
唐僧听他这么说,心中欢喜之下,也是连连点头答应,说,完全没问题啊,只要好吃好喝招待着,就一切都不是问题。
也正说着呢,他那几个大小家僮,也是急忙往宅里搬柴打水,取米面蔬菜,要来整治斋供,款待我们。
这一幕景象,自然也是惊动了那员外爷的妈妈,所以她是出来好奇问道。
“这是那里来的僧,这等上紧?让你们这么忙活?”
那僮仆也是急忙道。
“夫人,刚才来了五位高僧,爹爹问他们起居,说是什么东土大唐皇帝差来的,专门前往灵山拜见佛祖爷爷,求取真经。”
“到我们这里,不知有多少路程,特来询问讨斋,爹爹说这是喜从天降,吩咐我们赶快准备斋饭,供养五位神僧老爷,好让他凑足万僧之数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