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八十八章 股份

第八十八章 股份

按理说,一个上市公司一般最多也就发行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而现在就算是扣除了上缴国库的百分之十,发行的股票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在现代,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但这里是古代,方寻根本就用不着担心,因为方寻卖的只是分成,操控权还是在他手上。

而且不是还有百分之十属于国库么,况且李世民手中一定也会持有一些股份的。

其实在唐朝前期,大唐商人是不需要上税的,只有胡商、西域商人等外来货商需要缴纳关市税,直到安史之乱时期大唐的商人才需要缴税。

也就是说,方寻缴纳给国库的百分之十利润,完全是出于自愿的。

方寻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高风亮节,而是为以后的变法提前做准备。

因为大唐以后的商业肯定会迅速发展起来,如果不提前做点什么,到时变法收商税就会变得异常的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方寻要放出大比例股份来拉拢朝臣的原因。

既然要发展商业,大唐的税收侧重当然就得转移到商人身上,然后提高农民的福利,否则贫困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就不可调和了。

方寻也知道大商人的背后都是世家在撑腰,向那伙人收税有多难方寻当然清楚,远的不说,看明末的例子就知道了。

然而方寻会怕吗?

方寻掌握着领先这个世界数千年的科技学识,他们可以选择跟方寻对着干,但这样的结果除了会被市场淘汰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特别是等到铁路计划提上日程表,铁路贯通整个大唐后,方寻掌握着运输权这面大旗,他们更是没有筹码了。

当方寻的制作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低于对方十几倍时,光是打价格战对方就毫无胜算。

再者说,于公于私方寻都必须推行商业税这个变法。

于公,商税不愿交,还想吃着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可能吗?

于私,不交商税,那么铺铁路造列车相当于他们一毛钱都不出,那凭什么给对方便利?

后面烧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对内,铺铁路要钱、造列车要钱、铺水泥路要钱、开采石油造汽车等等等等都要钱。

对外,造轮船、开海路、探索全球,征服各国,这些也要钱。

如果全都要方寻一个人解决,就算方寻富比石崇也做不到啊。

钱从哪来?

还不得靠朝廷的财政拨款!

要是不改变税收目标人群,靠农税怎么解决得了。

大航海虽然很伤财,却也是不得不进行,因为太多资源在海外了。

玉米、土豆、红薯、橡胶树、南瓜、木薯等高产农作物,都是海外传来的

还有棉花这种方寻目前迫切想要得到的植物,也不在国内(关于棉花什么时候传入我国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各种答案都有,但主流观点的还是宋末元初,这里只好设定唐朝没有出现)。

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该走的路,就必须用脚一步一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