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孔子不在学堂的时候,很多事都要他去过问。现在!无须他交待,子路就主动去为他办了。
特别是学风问题,更是不用他操心。
以前!要是开玩笑、逗乐什么地出了问题,一般都是由曾点出面摆平。曾点是开玩笑、逗乐方面的老大。这种学风是他带起来,所以!他必须作出界定!
“开玩笑要有度!你们开的有些过了!”
“你们要学我!我能开玩笑,我能把事情惹起来,但我也能摆平!不需要别人来给我擦屁股的!你看你们?这这这?”
“你能把别人惹生气了,却不能让别人释怀、还让别人从此不愉快。那么!你的逗乐本事还没有学到家!还要好好学!”
“你们为什么不能摆平?是因为你们品德不行!我不是欺负人!也不是嘲笑别人,而是纯粹的逗乐、开玩笑!而你们!之所以招惹别人生气,不能把事情平息下来。那是因为!你们品德不行!你们的智商不行!你们都什么人啊?你们以为这是开玩笑?你们这明明就是嘲笑、羞辱!耻辱别人!所以!别人只会恨你!……”
曾点这哪里是劝说别人?分明是在调教别人,教别人怎么拿别人开玩笑、怎么逗乐别人?
子路觉得:在适当的时候开开玩笑,适可而止是可以的。而你要是时刻想着开玩笑,整天没有一个正型,说正经事的时候变成了开玩笑,那么!就不正常了。
说正经事的时候,也是可以开玩笑的,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但是!你不能放下正经事来开玩笑啊?
大家在说正经事的时候,你偶尔冒出一句玩笑话,这是可以的。但是!你开了一个头后,也可以接着开。接连开两个玩笑也可以,不能再多了。再多了,就把说正经事变成了不正经,风气就坏了,质就变味了。
你要是教条,说别人开玩笑可以,为什么我开就不可以呢?那么!说明你没有把握到火候,在可以开的时候你没有开,在适可而止的时候你却还没完没了。
也有的人欺负人:别人在玩笑活跃气氛可以,而你就不行。你开玩笑也活跃了气氛,但是!却被别人或者领导训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不是开玩笑没有把握好时候,而是!别人在欺负你!
曾点之所以一直保持着开玩笑、逗乐不惹人生气,原因就在这里:他把握住了火候。在适当的时候他开玩笑,在不适当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正经。
还有!曾点人精,智商搁在那里。算是个有头有脸的,别人不会、不敢欺负他。所以!他可以开玩笑、逗乐别人,别人、旁人都不会指责、教训他的。
领导开玩笑活跃气氛,你一个下属能说领导没有正型?人家的脸面比你大,你能指责别人没有一个正型?是不是?
所以!学堂内尽管有了子路这个正人君子,也一样有曾点存在的空间。相反!有了曾点的存在,反而能够增加气氛、活跃气氛。
要是没有了曾点,都是孔子、子路这种正儿八经的人,那还不死气沉沉?哪里来的:严肃、紧张、团结、活泼?
学堂内自从有了子路,曾点有了一个对手之后,管理上面也就更容易了。因此!孔子更可以放手不管日常校务上面的事。除了必须他教的课程外,其他方面的事他基本上不过问,好像他不是校长,而只是一个普通老师。
自从学堂方面可以放手后,这一段时间的孔子,大多时间都在鲁宫那边或者季平子的府上。不是从事本职工作就是研究周礼,看周礼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