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太子和荣乐郡主一直未被找到,大概也是荣恪觉得没意思了,想着两个小孩子没准死在了哪个角落里面没人发现,又或者被什么东西给吃了。
全城通缉的第十天,荣恪叫人把挂在城门上的荣锦的头颅给撤了下去。
然而,事情却远没有这么快结束,在此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面,荣恪一直派人暗中查找着明景太子和荣乐郡主的下落。
只要是有长得像明景太子和荣乐郡主的,一律格杀勿论。
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能放过一个!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荣恪深知这个道理。
十多岁的少年,带着捡来的一个小丫头,一路辗转。
说是明景照顾荣乐,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荣乐在照顾明景,小丫头不吵不闹,明景想干什么她一眼就看出来了,会认真地按着他的指示去做事,也会在明景被人打后默默地给他上药。
明景十一岁时,被傅杨修的人找到,给带回了冥园。
这一年,荣乐十岁。
初来乍到,小丫头还是不怎么说话,只会默默地跟在明景身后。
在冥园没日没夜地训练,少年终于长成。
十五六的年纪,却偏生扮得一副凶相,让人不寒而栗,敬畏三分。
“阿景,你要出去打仗了吗?”
明景学武,荣乐也学舞。
好像无论什么时候,荣乐都是最初的一副模样,安静如冬日暖阳,却也给人渗着点凄清冷寒。
放下手中的长戟,明景站在那,等着小丫头跑过来抱住自己。
冥园的人都说,只要荣姑娘一来,明景肯定笑。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是打仗的第一年,她的阿景三战成名,接连收了三座城池,却也因此成了其余各个诸侯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想要他死的人不少,也有人甚至出钱买他的项上人头,但是那些人都还没能近的了明景的身就被杀死了,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至于那些尸体,自然是扔到大街上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年荣恪是怎么对待荣乐父亲的,明景就一一怎么还回去。
不是说他忘记了杀父之仇,只是一码归一码,他要慢慢地来算。
“嗯,阿乐,再给我一年多的时间,这场战乱很快就要结束了。”
少年迎光而立,字字铿锵,是最诚恳的诺言。
后来,明景也确实做到了,一年多是时间,荣乐时不时就会看到傅杨修收到前线传来的战报,说是明景太子又打了胜仗。
傅杨修高兴地不行,荣乐心里面也高兴。
她的阿景,快要回来了。
像是老虎玩弄耗子一般,明景把隆城周边的城池都一一攻陷了,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只留它一座城池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羞辱的意思再简单不过了。
说是羞辱他荣恪,但其实更多的也是为了休养生息,一年多的时间都在外面征战,战士们早就疲惫不堪了,明景知道荣恪的实力,如果硬碰硬的话,也不是不一定没有赢的胜算,只恐怕会两败俱伤。 明景太子和荣乐郡主一直未被找到,大概也是荣恪觉得没意思了,想着两个小孩子没准死在了哪个角落里面没人发现,又或者被什么东西给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