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香江大亨传奇 > 第五五一章 港元进化

第五五一章 港元进化

1895年后发行的钞票,依然沿用以前惯例,面值必须是5圆或5的倍数汇丰银行“壹圆”纸钞除外。

同时,有利、渣打、汇丰三家发钞行,其发钞额不得超过其实收股本额渣打和汇丰银行须至少有相等于发钞额13的白银库存为准备金,而有利银行则须以100的白银库存为发钞准备金。

尽管这三家银行都是私营商业银行,但毫无疑问其发行的港钞事实已成为香港的法定货币,通行于市面。

另外,随着香港商贸的发展,金属铸币供应明显跟不上货币需求的扩张,银行的纸钞发行量也逐步增加。

尤其是在1895年发行银行钞票条例颁布后,发钞量急剧增加。

据史料记载香港流通中的纸钞在1867年为140万港元到18年时为370万港元1895年时又增至700万港元,1934年时达15400万港元。

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摧毁了国际古典金本位。

从1931年到1934年间,欧美主要国家均相继放弃金本位,这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也从单一的金块储备,转为金银复合储备。

这使得国际市场上的白银需求大增,银价上涨,尤其是1934年美国白银法案颁布后规定在四年内,每年收购白银2442万盎司,并禁止白银出口,且将白银收归国有,美国开始大量从国外采购白银。

美国政府收购的白银主要来自于华夏,因为华夏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实行银本位币制的国家,白银存量较多。

美国大规模的购银行为,意味着华夏大规模的白银外流。

大规模的白银外流,使得当时以银元为货币本位的华夏,出现了流通中货币量锐减的局面并引发物价下跌同时,国内银行业也受重创,工商业也被波及,纷纷倒闭停业。

尽管华夏出台多项措施,试图阻止白银外流,但效果均不佳。

最终,华夏只能被迫于1935年11月4日开始实施法币改革政策,实施纸币本位制即“法币”纸钞,放弃银元本位制。

1935年11月9日,即在国民政府开启法币改革五天后,香港立法局快速通过了货币条例,开启了币制改革。

同样也是实施纸币本位制,放弃银元本位制。

香港之所以快速跟随内地改革,是因为香港和内地的紧密经贸联系,内地废除了银元流通,香港也不可能持续流通银币。

作为货币条例的补充,11月9日当日,港英政府还颁布了壹圆纸币条例将此前授予汇丰银行发行1圆纸钞的权利收归已有港英政府授权给其内部机构库务司,负责发行1圆纸钞1圆是基本货币单位,代表着本位币,这是港英政府自行发行纸钞的开端。

库务司还设立了“1圆纸币保证基金”,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金。

港英政府以1圆纸钞收兑民众手中的银币或白银,然后将银币或白银运往伦敦出售换取英镑,这笔英镑资金即“1圆纸币保证基金”。

此后,若再发行1圆纸钞,其对应的保证基金则由港英政府财政收入拨付,且仍是英镑。

货币条例于1935年12月6日正式生效实施,其主要内容有:

一,港英政府设立“外汇基金”,负责收购民间所有的银币和白银,并将这些银币和白银都运往伦敦黄金交易市场出售,兑换为英镑纸钞,所得英镑仍由外汇基金持有,并以此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金。

二,外汇基金由库务司署辖下的总会计师办事处负责管理,库务司为最终控制人,并由总督任命“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

三,外汇基金收购白银有两种途径:一是要求三家发钞银行汇丰、渣打、有利上交其库存的白银储备,外汇基金予以颁发负债证明书,外汇基金将这些白银出售换为英镑后,发钞银行持有的负债证明书,即代表一定数额的英镑作为已发行港钞的准备金,只不过这些英镑由外汇基金代管二是以港钞收购民间的银币和银锭,银币按面值等值收购,银锭以每盎司纯银兑128港元收购。

四,从12月6日起,三家发钞银行若再发行新港钞,必须先按“1英镑16港元”的固定汇率以100等值的英镑,缴纳给外汇基金,以换取外汇基金颁发的负债证明书,负债证明书是发钞银行的发钞凭据,可凭此发行等额的港钞。另外,发钞银行可持负债证明书向外汇基金换回英镑。

在货币条例正式实施之日,为了将其进一步完善,确保其顺利实施,港英政府又颁布了修订版的发行银行钞票条例,规定:汇丰、渣打、有利三家银行为合法的发钞银行,其所发行的纸钞都为法定货币,拥有无限法偿资格,所有负债都可以此支付。

此前,这三家银行纸钞虽然通行于市,但并未有法律条文正式赋予它们“法定货币”地位。

1935年币制改革是香港本土货币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让香港本土货币体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影响深远,奠定了现今香港货币发行与管理制度的基石。以此为里程碑,香港货币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首先,它标志着香港银元本位制的终结,以及纸币本位制时代的开启其次,它是港英政府自己发行纸钞的开端,也是港钞正式获得“法定货币”地位的开端其三,确立了港钞的发行和管理机制,由外汇基金充当“货币局”,通过授权私营商业银行来间接管理纸钞发行,同时要求以十足外汇英镑作为发行准备,港元和英镑挂钩,形成英镑汇兑本位制,确保港钞不被滥发,这一发行机制沿用至今,是现如今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源头。

1935年币制改革后,香港本土货币体系框架基本定型。

不过,不幸的是,仅六年的安稳运行后,香港又遭遇了另一个殖民者日本的侵略,这次短暂的入侵打断了香港本土货币体系的演化。

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时任香港总督杨暮琦向日军投降,港英政府统治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