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织明 > 第五百一十四章:大明双屠!

第五百一十四章:大明双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潼关,始设于东汉末年时,当时的旧关城建在黄土塬上,至隋代时向南移了数里距离,可到了唐朝武则天时代,又向北迁回了黄土塬下,成为了潼关城的旧址。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通衢之地,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这个地方的形势十分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其北则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而西面又临近西岳华山之险。

可以说,潼关周围是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可容一车一马通过。

“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此地的形势之险要,一点也不为过,就连杜甫游历此地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传于后世。

正是因为潼关的位置重要,大明朝在此地专门设置了潼关卫,镇守一方平安,并开始了对潼关的修缮,以及进一步扩建。

增修扩建后的潼关城,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东南包括了麒麟山、砚台和笔架山,西南囊括凤凰山和蝎子山,并将潼河入黄河段囊括进关城之内,使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的潼河穿越潼关城而过。

由此,潼关城的防守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同时,潼河水也成为城中的灌溉用水和饮用水,浇灌着潼关城里的一千多亩田地,使得潼关城内的粮食供给问题得到极大缓解,真正做到了易守难攻,且能够长久坚持固守。

潼关城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竟有十丈。整个城池周长近十二里。

共修筑有六处城门,每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东城门为关门,名曰“金陡”,西城门名“怀远”,又有上南门、下南门、大北门和小北门,其中,东、西、北三门都筑有门楼,此外还修建有南水关和北水关。

潼关除城墙高厚恢宏外,在城内城外、山上山下,还建有许多观庙寺堂,以及木石牌坊,雕梁画栋、构筑精美。

关城内的街道主要有育贤街、帅府街、四牌坊街、牌楼南街、牌楼北街、府部街、县门通街、南门街和西关大街等,纵横排列,足有五十多条大小街巷,起伏密布。

潼关城虽然不算很大,但却也算得上十分的繁华,关城之内平民极少,多是守关的明军士卒及其眷属,但往来商旅极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潼关城的繁茂。

作为一处重要关隘,潼关城的通行制度非常严格,进出关中,潼关是必经之地。

无论是行人,还是往来商旅,要想通过潼关,就必须经过关城的东、西两门,每天早上太阳出来时,城门打开,而等到太阳一落山,城门就必须关闭,禁止一切通行。

所以,途经潼关的行人、客商几乎都要在关城内住上一晚,许多商货也会在这里贮存,再运往陕西、河南等地,这便使得关城中的商贸繁华了起来。

潼水穿越关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关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望河楼、吕祖庙、阅书楼、象山祖师庙及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映川原”。

…………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