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安康支持则主要是认为能更好的满足各方面的开发需求。此时,随着inds视窗系统的风靡,微软为提供的开发支持已经越来越强例如1998年8月推出的isul60,集成了60,成为了几代程序员的回忆,已经在开发能力、适用范围和工具支持的支持上已经远远甩开了竞争对手。
而与此同时,由于elphi的主要支持厂家rlnd由于核心人员nders的出走去的就是微软,导致elphi语言编译器的迭代陷入停滞,失去了持续演化的动力。据说是因为nders在开发elphi编译器时使用了大量的汇编语言技巧这种哪怕对头部程序员来说都过于硬核的大神专属技能,导致离开后没有一个接任者能吃透他留下的代码。
徐景高显然不高兴冯安康这个后进和他持不同意见,非常不满地质问道:“小冯,你们年轻人,喜欢追求新技术这个我理解,我当年以下省略几百字自我吹捧和鼓吹追求新技术的风险,
所以我说啊,不能一味求新求变,这个项目,未来是电信的打出去的招牌,是要和外部企业合作时用的,一定要可靠有保障。不然出了问题怎么办?你有把握用就一定能解决嘛?更别说你说提到的那些工具,你现在就特别熟悉嘛?不熟悉的话,你能拍胸脯保证一定能按时完成项目嘛?”
一通话堵得冯安康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脸色都有些憋得泛红。
唉,陆道升心里一叹,痴迷搞技术的年轻人是容易吃嘴笨的亏,自己前世就吃过,也是过来人。
徐景高的技术水平不怎么样,拉大旗扯歪理的本事真的不错,有一丝自己前世见识过的技术老油子风范。欺负冯安康这种实在年轻人,不大可能说话说满,应下自己就是熟悉及相关工具,就能保证及时解决问题按时完成项目。
其实这就是语言陷阱,用啥技术方案都不可能完全保证项目不出问题。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与否,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技术选择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就像你没法在只知道x是多少的情况下得到xyz的结果,徐景高这种你选了技术就要保证项目进度的说法在陆道升看来就是混淆概念的诡辩,可惜冯安康嫩了点,不会反驳。
呛住了冯安康,徐景高尽管摆出一副是为了项目操心的样子,但眼色的得意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想法。
赵贺一见这个情况,作为技术的负责人,也应该借这个机会拍板了,清了清嗓子,刚准备开口,陆道升插话了:“我建议就选!
我有把握elphi解决得了的问题都能解决,elphi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能解决,elphi能做多快,一定比elphi做得更快。”
说完,也不看冯安康投来的惊讶的目光,也不理会徐景高发黑的脸色,而是目光炯炯地盯着赵贺一。
“赵工,除此之外,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开发语言,我们的很多应用都基于微软的inds,而微软对的支持有目共睹,而且还在不断完善,考虑未来的可扩展性和技术积累,也应该优先选择。”陆道升继续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