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临沂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张自忠将军更是担心藤县和台儿庄的处境。
沿着津浦线南下的矶谷师团,迅速的向南推进,第三集团军在济宁和汶上地区,与日军展开惨烈的巷战和阵地山,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代价,歼敌一千余人,将矶谷师团的一个旅的部队吸引在此,有力的驰援了津浦路正面战场的作战。
不过,却依然是没有终止矶谷师团的前进脚步,一直开到了邹县地区。
不得已之下,第五战区指挥部将第二十二集团军的第四十一军开赴到了滕县,务必将日军阻击在滕县区域!
说起来这个第二十二集团军,可是有点来头,二十二集团军还有一个名号:“川军”。
全国战事吃紧,川蜀系的军阀将领们响应抗日,与军政部签订了出兵协议。
川军组织起十五万的兵力,组织起两大集团军,参与到抗日战争的浪潮之中,其中,二十二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因为徐州会战的缘故,从第二战区划归到了第五战区指挥之下。
战争之初,几乎所有的中央军和地方军都瞧不起川军部队,装备差、素质低,宛如叫花子一般,甚至武器装备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把,在太原会战时期,许晨风就曾与川军打过交道,川军之贫穷,令他瞠目结舌,当今中国居然还有比昔日二十九军更加贫穷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能有战斗力吗?往往一个连,都没有一个识字的士兵,多是些文盲兵,无论是哪个战区,几乎都不愿意用川军系的部队。
但是太原和淞沪会战,两大战役几乎折耗了中央军和桂军的主力部队,现在这种情况,兵源匮乏,不用也得用了……
尤其是徐州会战此时的处境,桂军、中央军的主力军都已经没了,损失惨重,再也无力支持徐州会战,不得已之下,李长官只得启用川军部队。
将四十一军调到了滕县,希望川军的兄弟们能够挡住日军的进攻,不过,这还不放心,要求将五十九军的部分兵力抽调出来,协防滕县和台儿庄。
此等要求,张自忠自然不会拒绝,为表示诚意,又是精锐主力团尽出,作为五十九军最能打的部队,许晨风的777团当仁不让!
接到了驰援的命令,许晨风率领着部队连夜向滕县方向开拔,刻不容缓,容不得长时间的休整了,尽管他的部队在淮北战役和临沂战役中的伤亡也是极大,但只要是部队中尚且存活一个人,那就要服从参战的命令,直到所有的人全部战死为止!
许晨风也在担心,他担心川军部队守不住滕县……
昔日二十九军用低劣的武器装备守住了喜峰口,创造了喜峰口大捷,其主要的原因则是日军在长城战役期间投入的兵力,多是以伪军为主。
伪军的战斗力还不如土匪呢,至少土匪们是一群亡命徒,而伪军则是为了吃饭而投靠鬼子的饭桶之徒。
当二十九军在平津地区与真正的日本陆军交手的时候,差距直接体现在了战果上,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