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人无完人,离得远看的就比较概念化,或好或坏的简单下一个断语,只有离得近才能感觉到人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萧学程行事果决霸道,说一不二,做事担当,而且极为护短。
然而在喜欢他这一类风格和行事的人看来,和这样的人合作或者有这样的上级,干事情不怕被扔出来背锅,干砸了后面也有靠山帮着兜底,有干头也有激情,更敢创新和革新的干事情。
常英东为人处世不喜形于色,深得儒家的影响,讲究一个君子温文如玉,不疾不徐的甚至有点慢慢吞吞,然而也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样的人不太讲什么人情关系,对于一件事情重对错,轻关系亲疏远近。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里面,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人作为总掌舵,才能保证发展的正确方向性。
海瑞为什么名垂千古,包拯为什么被人称之为青田,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都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管事的那个,必须是一个重公理,轻私情的君子。
萧学程的做派可以特事特办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要事,然而假如这样的人掌舵没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而邹华南则是更像他们两个之间的润滑油,长得白白胖胖,性格温和,因为喜欢戏曲,常年的熏陶让他有着一股很浓郁的古代士大夫的味道。
所以在中部区域,邹华南在萧常三个人之中,他的存在感最低,也经常被人戏称欢喜弥勒。
然而赵长安现在再看,论水平邹华南要比冯建飞至少高一个档次。
当然这种想法赵长安只是心里面想着,却不可能说出来。
只是这个世界上,傻子并不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冯建飞这次有点着相的给邹华南打电话说这件事情,不免有点失策。
这时候,赵长安不禁想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和常有理喝酒的时候,老常谈的在他看来裴平江和冯建飞的特点,谁为山城做的多,谁做的不够到位。
其中就说了冯建飞和段凤清之间的,有关于城市发展定位的分歧,以及那个想要引进的核能电站的问题。
并且说了现在坊间风闻冯建飞要挪个位置,问赵长安现在和常英东的关系走的这么近,常英东会不会在离开之前把冯建飞调走?
赵长安的回答是根本就没有听到过这个风声,也没有感觉到有这个苗头,按道理就是动也是一年半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现在。
常有理说那这些传闻总不是空穴来风吧?
赵长安说,十有八九就是山城民间的空穴来风,至于为什么会空穴来风,才是一件真正值得思考的事情。
现在再让赵长安来说,当然他也不可能和常有理这个大嘴巴这么说,就是常英东到一纳米郑市总公司调研,邹华南的这个电话,坊间的空穴来风,本身萧学程就看不惯冯建飞的学院研究气。
赵长安这时候有一个预感,冯建飞很有可能在不久以后就会被挪一挪位置。
这对赵长安来说,虽然是无所谓的事情,然而他还是举双手欢迎。
坦白说冯建飞的学术和理论水平很高,可在务实这件事情上面,以及对山城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定位上面,他的眼光不如段凤清和裴平江。
虽然都是想把城市建设好,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认知和观念,于是就产生了分歧。
赵长安对邹小军说道:“过两天飞回郑市,我会在那里呆两三天,你老子要是问你相亲这件事怎么样,你准备怎么说?”
“我说看着还可以,双方先接触接触,慢慢的谈。”
邹小军说道:“你都不知道,柯姨说我之所以不定性,就是因为没有结婚,没人管,等我成家了以后,自然就会变得成熟稳重起来。我爸深以为然,要是我实话实说,绝对又是一大堆让我去相亲,想着我都头疼!”
“那你是有喜欢的女人,还是不喜欢女人?”
随着赵长安的话问出来,车子里顿时寂静,原来叽叽喳喳的张小雪和田雪也都不敢说话了,竖着耳朵脸上忍着扭曲的笑容偷听墙角。
“有喜欢的一个,是柯姨剧团的一个女子。”
邹小军这才说了实话:“一开始说是过来相亲,其实我就是想找个机会离职下海挣钱,等挣到了钱,就算我爸我妈不同意,可我有钱啊,我俩可以出国去结婚。”
“你柯姨知道不知道?”
“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她可能知道,只不过故意装着不知道。”
“你和你爸实话实说。”
“那他还不打断我的腿!”
“为啥,戴有色眼镜?你爸能成为一个戏曲迷,能和你柯姨的关系这么好,却不能容忍你娶一个艺术工作者,这不合道理!”
“不是,她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
邹小军说了这句话就不再说话,没有解释怎么复杂。
赵长安当然也没有兴趣知道这件事情,他只需要知道邹小军这货喜欢一个唱戏的女子,不过这个女子的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复杂到以着邹小军对他父母的了解,不可能同意这个女子进门就行了。
“回到郑市,你和你爸实话实说你和冯采薇不对路,倒不是你看不上她,而是她看不上你。”
“我靠,她看不上我?明明是我看不上她好不好!像这样的肥婆,满大街我闭着眼睛抓,随便抓一个都比她模样工整。”
“人家是浓纤合度,胖瘦相宜,不是肥婆!”
赵长安纠正了一下邹小军的认知错误。
“呵呵,言不由衷了吧,要不我说你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能把猪八戒他二姨说成月亮上的嫦娥。”
邹小军的审美显然比较单一,看不惯冯采薇那种雍容华贵的国风美,语言里极尽轻蔑和诋毁。
不过赵长安这时候也没有心情和时间,继续的和邹小军废话了,因为车子已经到了乔家山镇中心小学的大门口。
在学校门口,这时候看到有车子行驶过来,原本在学校里面的门岗室和路对面的小商店避风取暖的乡镇管理者,彭州县城过来的管理者吴玉栋,学校校长副校长,老师,和手里面拿着塑料花的孩子们,都跑了出来,按照之前排练好的位置站队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