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华夏国土面积一共有140多亿亩,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丘陵、高原、沙漠等不适宜耕种的土地。
而林凡想要解决满足国产大豆的自给自足就必须要解决种植大豆的土地问题。
目前,林凡只解决了大豆的品质改良,经过琼浆玉液的改造后,林凡得到的改良大豆相比市面上的普通大豆有了极大的改善。
第一个是产量,普通大豆的产量一般在500斤每亩,而林凡的改良大豆亩产可达到1000斤,翻了两倍。
第二点就是产油率,普通大豆的产油率在1218,而林凡的改良大豆产油率则达到了35,也几乎翻了两倍。
所以,如果要实现大豆的国产化自给自足,只需要25亿亩土地就够了。
但是即使这样,华夏也拿不出这么多土地来种植林凡的改良大豆的。
林凡思来想去,只能从华夏那些盐碱地、沙漠、高原、以及丘陵等不适宜耕种的土地上想办法。
而考虑到种植成本,则需要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带种植大豆,实现机械化耕种。
如此筛选后,也只有在沙漠上种植大豆比较合适了。
如果能实现在沙漠上种植改良大豆的话,只需要不到二十万平方公里的沙漠面积就能完全实现国产大豆自给自足的目标。
而以华夏的沙漠和隔壁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如果全部都能种上改良大豆的话,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出口占据全世界的大豆市场。
以林凡改良大豆的优异产油率和品质,足以将国外的大豆挤的没有丝毫的生存空间。
而林凡之前进行的大豆改良是在正常土地上进行的,尚未在沙漠中进行实验。
这个计划是否可行,还都是未知数。
如果最终实验结果无法在沙漠上种植改良大豆的话,林凡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华夏的丘陵坡地利用起来。
只是这样种植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种植成本又太高,相比国外的机械化种植没有什么竞争力,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年后,林凡就打点行装准备出发了。
林凡决定的改良大豆实验地点在华夏西北的疆省,那里拥有华夏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华夏气候条件最差的沙漠。
如果自己的改良大豆能够在这种最差条件下都能种植生长,那华夏其他区域的沙漠也能够种植了。
临走之前,林凡重点和车老大以及张河交代了养猪场的事情。
关于向其他养猪场提供改良土猪母猪的企业,林凡之前就已经将名单确定好了。
接下来除了满足自己企业养猪场发展扩张所需要的改良土猪外,多余的改良土猪可以逐步向其他企业提供。
不过最多只能向外提供三代和四代改良土猪,一代和二代改良土猪概不外传。
同时,优先向云省的其他养猪企业提供改良土猪种猪,满足了云省的需求后,再以云省为出发点,逐步向周围省市提供改良土猪种猪。
只有形成区域性集中覆盖后,才能有效的控制改良土猪猪肉的价格。
至于林凡自己的养猪企业的扩张,资金来源从银行贷款以及养猪企业的利润得到,具体的扩张方向和规模速度,由车老大自行决定,到时候再和林凡远程商量一下即可。
而熙熙果业那里,林凡就没什么好交代的了,一切由沈离全权做主。
只是临走前,林凡将身上的大部分琼浆玉液都给沈离留下了,合计给沈离留下了两百五十滴琼浆玉液,用于那五千户的冰糖苹果树的嫁接种植培育。
还差的部分,等后续产出后再送回来。
一切交代完毕后,林凡就前往了疆省,开启他的沙漠大豆种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