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敦煌!
从四月份蒙恬率先动兵开始,历经八个月的时间,先后收复武威、张掖、酒泉三郡。
在此过程之中,先后歼灭元军六万余。
当然,都是以步兵军团为主,少部分则是元蒙的本部骑兵。
元蒙的守城军,本身就是以汉人和西域人为基础组建的步兵军团为主的。
至于双方的骑兵,慕容垂与霍去病两大统帅,以整个凉州以及周围草原部落为基础进行争锋。
双方同样各有死伤,不过,相比双方的步兵军团,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来,双方的骑兵是野战,而并不是他们那样的攻城战。
二来,骑兵本来就是一个难以大规模歼灭的兵种。
并且,双方的统帅以及麾下的副将都不简单,基本都是你胜我一阵,我胜你一阵。
你杀我个三五百人,我杀你三五百人,都不会给对方形成大规模歼灭的机会。
甚至,慕容垂与霍去病二人,都没有大规模的碰撞过一次,双方都是多路小股骑兵分开出击,各自袭扰对方的后翼,又或者是粮道。
到了冬天的时候,晋军一方已经开始放慢了攻势了,准备等到第二年开春之后,再次发起总攻。
冬日作战,对敌我双方都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尤其是,作为主动进攻一方的他们。
元蒙一方同样是如此,虽然他又等来了数万部落兵马,而且也让战场来到了他本来预设的决战地敦煌。
可忽必烈同样没准备这么快决战,想要等着来年开春之后,双方再进行决战。
元蒙人虽然极其耐苦寒,但是,现在的元蒙早就已经不是最初的元蒙了。
在这一路征服的过程之中,元蒙融入了大量的其他民族,而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蒙古那样的韧性的。
但是,当听到晋军东线战场结束的消息之后,忽必烈已经等不下去了。
他要防止晋军东线的兵马支援西线,即便这只是一个可能,他也要在这一个可能发生之前,将这一战提前结束。
故而,忽必烈提前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而也就在敦煌城外,寒冷的无边辽阔戈壁之上,晋元之间,在这个寒冷的一月,开始了一场总兵力高达近四十万的大决战。
卫青与蒙恬的二十万晋军,背靠祁连,十万铁骑列阵待发,十万步卒枪戟如林。
而元蒙一方,十三万控弦如云,六万步卒弯刀映日。
“仲卿!忽必烈是急了呀!”
汉阵之内,最中央的一场军帐之中,蒙恬在一个沙盘子上,不断插上密密麻麻的小旗帜,这代表着敌我双方已探明的兵力数量。
双方的兵马将近四十万,战场延绵近百里,作为统帅的他们,只能够呆在军帐之内,等待着斥候来汇报各军的消息,从而对于战场局势做出判断。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