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肩膀上的伤,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怕是好不了了。
他不为李世民,而是为了李元霸这么一个对手,这才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随着李世民自刎身亡,在李世民的遗命之下,李元霸放弃抵抗,柴绍与梁师泰同样遵从李世民之令降晋。
不久之后,李唐谋士李义山、陈锡亮也带着作为李唐太子的李治,走出了宫门,正式接受大晋的管控,彻底交出了李唐的皇宫。
而就在三日之后,作为李唐驸马的柴绍,在李牧的命令之下,进入到距离国内城只有一江之隔,守望相助的丸都城之内,成功说得李秀宁携一城军民归降。
或者说,柴绍也只是去传达李世民的命令去罢了。
如今的丸都城,比起国内城的情况,好不了多少,同样也是一个粮草耗尽,城中军民出现大批量饿死的情况,食白肉的现象,数不胜数。
这座城,其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算是没有柴绍去劝说,之后,如果晋军去攻打的话,也会如同国内城的情况那样,轻而易举的就被他们攻进去。
没有足够的粮食的话,任何一支军队也只会成为软脚虾。没有任何的战斗力。
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命令的话,李秀宁也会聚集最后一部分精锐,进行一场明知道飞蛾扑火的战斗。
只是,当李世民最后的命令传来之后,给了高尚、严庄这些谋士,以及阙特勤、乙支文德、仆固怀恩等将领,一个放弃抵抗的理由。
而这件事情,这些将领们也没必要太过怀疑其真实性。
毕竟,柴绍的身份就放在那里,他说的话本身就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更不要说,就算是他们不相信柴绍的话,但只要李元霸真的在晋营之内,这件事情就不可能是假的。
自此,在李世民的遗令之下,李秀宁携城而降。
丸都城之后,那就是困扰了薛仁贵一年时间的梁口山城。
不过,这里的情况就让薛仁贵有些郁闷了,他足足在这里耗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好不容易快要打下来了。
但这个时候,随着柴绍前来劝降,这场打仗居然就这样结束了。
梁口山城最大的弱点和国内城以及丸都城都是一样的,都是粮草的问题。
都一年的时间了,这里的粮草同样已经耗尽了,仅有的一点战马早就已经被宰光了,甚至就连山上的树皮,都已经被刮了一层。
将士们已经被迫踩着树上的树叶就着水熬汤喝了。
故而,就算是柴绍没有奉着李牧的命令过来,本身也快要被薛仁贵给拿下来了。
以李世民在李唐的威望,他就是李唐的天。
他的最后一道命令,就算是再荒谬,即便是这一道命令,是让他们放弃抵抗的命令,李光弼他们依旧还是接受了。
他亲自打开营门,带着哥舒翰、杨万春、封常清、杨沂中、王舜臣、黄眉等一众大将放下武器归降。
而随着李秀宁和李光弼先后放下了武器,放弃了抵抗,这就代表着,在乾元七年的最后一个月,随着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的伐唐大战,终于也落下了帷幕。
从此之后,半岛也落入到了大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