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最前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伶俐,这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深邃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在这火花之中,无数的经验和手段在不断地跳跃着
面对一座山,要过去,会有千百条路。在到达山脚的时候,就要准确地选出一条最有利的路
这其中的经验、权衡,需要不断的磨练
穿着短褂的重山看着剑路门的弟子们穿戴完毕,上前走了一步,他的声音很粗犷,“剑盾门,换装”
剑盾门的盔甲是最厚的,也是特制的。要抵挡住锐利的刀枪,越厚越好。在酒衣的军队中
之前最厚的盔甲穿在琅琊军的陷阵营士兵身上,如今剑盾门的盔甲,是比陷阵营还要厚的
面对进攻的时候,虽然盔甲是越厚越好,可人力是有限的。若是超过了极限,厚重的盔甲就成了累赘
武器和盔甲是为了战争准备的,是为了人准备的。若是影响到了饶行动,看起来再好的武器、再好的盔甲,都是一堆破铜烂铁
这就像是人们常的一句话,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墨染道,“太一门,出征”
李无缺道,“剑攻门,出征”
风流道“剑阁门,出征”
魏涛道“剑影门,出征”
马怀道“剑路门,出征”
重山道“剑盾门,出征”
马怀率先走下了广场,走到了剑路门的队伍之中,一位剑路门的弟子扛着大旗转过身,向着城外开始走去
剑路门的旌旗是蓝底,蓝底上绣着一座山、一条河,河流穿过了山,山坐落于河流之上,山是黑的,水是白的
自古以来,军中扛旗者,都是有大力气的人
牧原,作为剑路门的扛旗者,是剑路门弟子中力气最大的人
此时的他,眼中闪着亮光,面色有些红润,嘴角压抑着微笑
出征赤焰,整个奇门都出动了。而他,是走在最前面的,这是只属于他的风光
在剑路门之后,是剑攻门,扛旗走在最前的是一位少年,名叫杜鸢
剑攻门的旗,红色的底,上面绣着一把剑,一把剑尖朝的剑
剑是黑色的剑,底是红色的底,红底黑剑,红与黑,对照之下,阳光的照射之下,那样的鲜明
向举剑,很少有人敢,李无缺敢。不仅敢,还是正大光明的敢,世人皆知的敢
在剑攻门之后,便是剑阁门,风流本想做一面白旗,却不吉利,所以换成了一面蓝旗,蓝白云,倒也相近
蓝色的底,白云几朵,飞鸟几只,山峰层峦,坐落几户人家。若是远观,山路之上,似有一人
剑阁门扛旗的人名叫花荣,大家平时都爱笑称他是李广花荣的后代。久而久之,花荣就成了花荣
虽然花荣没有花荣那般百步穿杨的本事,但一身武艺也是不俗。和花荣一样,花荣用的是一杆银枪
花荣是将门之后,花荣却也不差。虽然花荣不曾透露身世,可他的枪法,却是独一无二的
没人知道花荣为何离开花家,到剑阁门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弟子。没人去问,有些事,是男人之间共有的默契
江湖上,英雄莫问出处
一身白色盔甲的花荣一手扛着旗,慢慢地走着,腰杆挺得笔直
在剑阁门之后,便是太一门,太一门只有一人,扛旗的是自然只有墨染能做。太一门的旗子,红色的底,上面写着两个字
太一
太一这两个字,是紫色的
如今的太一门,只剩下了墨染一个人。但墨染相信,早晚有一,太一门一定会再次大红大紫,恢复往日的繁华
墨染走得很慢,走在他身后的魏涛看着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不知为何,突然就想起了蜀汉的老将军黄忠
魏涛轻轻的笑了笑,将目光移了回来,移到了沙海的身上,沙海是剑影门扛旗的人,大概二十多岁
魏涛觉得这孩子不错,雕琢雕琢,很有可能比自己还要厉害。可这个想法,魏涛一直压着
他想过,他会的本事,只有杀人,只有黑暗。他的本事,很苦,也很黑。
黑,是不能在阳光下的
黑,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欣赏归欣赏,想归想。但魏涛迟迟没有做,他不想这个本就有前途的年轻人,因为自己,前途尽毁
杀手,终有一会被浪沙淘尽,这是他的预感
他的预感一向很准,这是他这个第一杀手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快剑有时不能救命,但预感可以
剑再快,也是没有脑中的思绪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