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们被识穿了,那光是城头上的一拨打击,就足够收割他们好几百人的性命。
但是,就算他的心里认定了地方是明军,他也不能冒这个险。
上午的事情,就是一个太过于明显的教训。
他是随着水师的人马押运粮草弹药而来的,随行的有几百人,到了这里的时候,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只待等到交接完毕,他就可以随着水师回北港了。
但是,突然之间城里杀声四起,到处都是厮杀打斗,都在传言,鞑子已经攻进来了。
水师带来的粮草弹药军械,已经全部卸下来了,陈凡此刻再想将这些东西装船运走,却是来不及,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自己人马,加入到了城里的战斗当中,进城的兵马不多,就一千余人,而且,城里的守将很果断,一发现敌人进城,又没有后续的兵马。
守将果断的关闭了城门,并开始调集人马,围剿这支以骑兵为主的敌军。
这个城池不大,给骑兵纵横驰骋的空间并不甚多,在给城里是守军造成巨大的杀伤之后,这些骑兵变成了几百人,而陈凡的人马,这个时候,阴差阳错的投入了战斗。
这也不怪他,他这点人马,放在城里厮杀,分分钟就没了,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守在码头附近,守卫着自己的物资,而在海上,镇抚司水师的几条战船,也没还离开,他们船上的炮火也将会有效的给陈凡支援。
这几百骑兵好死不死的被城里的守军逼到码头这边拿来了,那在海面上停靠的水师的战船,还有什么好客气的,一顿炮火轰过来,再一顿炮火轰过去,两轮炮火过后,这密密麻麻紧凑无比的鞑子骑兵,也就没剩下多少了,而这个时候,陈凡带着他的那些人马,再上去收割,果断的将这股鞑子消灭了。
唯一可惜的是,城里的守将和带着这些鞑子骑兵进城的降将,都死于交战的时候,那降将混在鞑子的人群中,一顿炮弹砸下来,那是连骨头渣渣都找不到了。
城里的守将中了一箭,临死的时候,连话都没交代一个,他这个锦衣卫的镇抚司,瞬间成了这城里官衔最高的人,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接管了这城里的防卫。
城里的士兵么,正在人心惶惶,现在有当官的出来揽事,自然是心里踏实了许多,吴三桂赶到右屯的时候,正是这里刚刚将残局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
对于辽东方面的情况,陈凡是两眼一抹黑,不过,知道自家有兵马在这个地方,那就够了。
所以,他有着自己的傻办法。
那就是不是锦衣卫的人,不是自己的熟人来,那是谁都叫不开城门的,城里就这么点兵马,大不了他尽力抵抗可能攻城的敌军,到了事不可为的时候,将城里的兵马全部通过水师的战船带走。
两千余人,说多也不多,水师的船挤一挤也能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