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是多加两条成产线,基础材料大批量一起进货,会有各方面的量大优惠,如果月产万台,成本可能控制在1500以下。”<p>
李诚微微皱眉,这和记忆中的资料不符合啊。<p>
看来还是港岛人工成本比内地高太多了,材料水电估计也贵,说得对啊,港岛本就是个很缺水的地方……<p>
在他记忆中,爱多vc打价格战的时候,第一个把vc价格降低到2000块一下。<p>
那个时代扣光所有成本包括交税,还能赚七八百元,所以,那时期一台vc成本和支出不会超过1200。<p>
刚到这里建厂,月产万台总成本才控制在1500以下。<p>
爱多巅峰期,是月产20万台,一台2000块左右,即便单台盈利700块,20万个700元多是多少?<p>
1.4亿,每个月!<p>
当然,爱多能达到月售20万台,是因为他花两亿多拿下新闻联播后的五秒广告,成为央视标王。<p>
那个年代的央视标王就是那么牛。<p>
第一年赚一两亿,第二年赚十多亿,再过去……没风光多久vc机一路跌破单台千元以下,再然后c崛起横扫市场。<p>
这就是百强争霸,风口中带来的影响。<p>
“内地物价和人力资源、包括水电都更便宜,最适合大规模建厂,成本会降低很多。你们拿个计划,先建三条线,做到月产万台就行了。”<p>
邵安娜和乔伊斯对视一眼,似乎想说什么,还是没说话,怎么说呢,她们两个都是港岛出生,约翰牛留学,对于内地……本能就有不熟悉的排斥抗拒感。<p>
这是20多年的西式教育导致的结果。<p>
当想起眼前老板就是内地出来的,那还需要说什么?<p>
李诚这才笑道,“如果月产万台,包括交税后单机成本1500,港岛也没出现vc呢,那咱们也可以定价五千一台,一台3500利润,一万台就是……”<p>
龙威直抽冷气,“月盈利3500万。”<p>
这里面他是两成,那也是700万啊!月利润,而龙威拍一部戏片酬才四百万。<p>
李诚乐道,“好好拍广告代言吧,用点心,等咱们囤积差不多万台机器,在大幅度宣传,拿了钱,换成美刀去内地建厂,月产一万不够,直接得奔着月产十万台去。”<p>
爱多在百强争霸时代,几十万成本建公司,最初和其他品牌争市场赚了一点点,就舍得花几百万请龙威代言,一下子从百强中脱颖而出,快速成为年利润亿的巨头之一,再花几亿竞争标王。<p>
龙威现在本就是百影大股东,哪怕这产业红火三四年就结束了。<p>
他们该赚的也赚的差不多了。<p>
毕竟,从选择vc那一刻起,李诚就定义的很清晰,第一桶金。<p>
无非是后续的各种情报收入太轻松,才让vc显得意义不那么大了。<p>
ps:睡醒后,求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