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觉得他得有道理,特地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褒奖:
“裴矩能当官力争,不看朕脸色行事如果每件事都能如此,何愁下不治!”
新唐书中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他究竟是奸臣还是忠臣?
司马光这样评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而李建成觉得,裴矩就是个求生欲特别强,又特别人眼力劲的那么一个人。
在活着的基础上,如果可以流芳千古,谁又愿意遗臭万年?
但按隋时的评判标准,裴矩这样的可以算是人了,而虞世基这样被评论为饶人,最终却因为杨广的提携之恩,给大隋王朝赔了葬。
别什么虞世基收受贿赂,被人厌恶,正下被厌恶的是那种收了贿赂还不给人办事的。
虞世基在这方面的“风评”极好,非常有口碑,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把银钱捧到他面前。
就算是要得狠了,但那也是条活路,真恨,未必。
如果虞世基别把自己的银钱都贡献出来,哪怕是只拿出一半,就可以在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手中保下这条命,但是没迎…
他死了。
在李建成看来,这两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但做为上位者,不就是更好的用人,用他们的优点,也用他们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