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哪深吸了口气,压下胸中的酸涩:
“不管怎么说,陛下杨广还惦记着您,您的日子才会好过。”
义成公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瞥了眼窗外,手上的插叶子的动作没有停,轻声道:
“下雪了呢,今年好像格外的冷。”
秦哪能被派到义成公主身边,就证明了她的能力与悟性,看这了王权交接时的波涛涌动,危机四伏,她想到得更多:
“是啊,不知道又要死多少牛羊。”会不会有其他部族去打草谷,但现在东突厥本身就不平静,应该不会闹得太大。
突厥本就是部族间的联合而成,可汗是早大强大的部族,但也作不到明令禁止,除非可以给出好处,或是把不听话的都灭了……
义成公叹了口气,在没来突厥之前,她恨突厥人,但真正接触之后,发现都是人,他们也要活下去,有老弱妇孺要养,遭受了灾害,不去打草谷,难到就生生的饿死?
可大隋的百姓又何其无辜?!
连汉武帝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自己那个族兄皇帝真的可以做到吗?
义成公主觉得迷茫,手上的轻重便没有控制住,扯上了一片叶子,看着手中的绿油油的叶片:
“远离了根枝的汗子,又能活多久……”可能是物伤其类,想到了自己好像这离了根枝的叶片,拿起桌子右角上最上边的那本书,书名赫然是弟子规,紧挨着在桌案上的那一本是三字经。
她把叶片小心地夹在书中,把书放在佛头青的边上,抬手抚摸着,心中想着:
“用这些手,开化突厥人,真的有用吗?!”
这书都是萧皇后装给义成公主的礼物,在杨广西巡的时候,带了来。
杨广在刚到大斗拔谷的时候,就招东、西突厥的可汗前来见架。
几个月前启民可汗的身体就不好了,手脚发麻时不时地不听使唤,但依然带着义成公主来给杨广接驾。
只不过,启民可汗怕自己身体不好的消息传出去,没让秦哪跟随,反而带的是突厥的女奴在身边伺候,义成公主也没有办法与萧皇后多言,也是想办法让萧皇后知道启明可汗老了,时间不多了。
而这就等于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启民可汗再怎么咬牙挺着,还是能看出端倪。
加了后来,三王子追来说族中生了乱事,大王子与二王子“不知道因为什么”,纠集兵马聚集在王廷之外。
启民可汗向杨广告急,杨广虽说放启民可汗离开,但却当面点出了继承人的问题,并招来义成公主问她想让谁继位。
继位的是义成公主下一任丈夫,就算启民可汗心中不舒服,但也不敢说什么。
毕竟当下启明可汗的身体不好,原本交代下去,想着不把实情让杨广知道,突厥内部的王权可以交给最强有力的继承者。
可现在生了乱事,启民可汗着急回去,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不等义成公主说什么,启民可汗自己道:
“大儿子更加宽厚,二儿子桀骜不驯,不是良配。”直接省略了更加仁义的老三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