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初属晋州,大业三年建县,以晋襄公陵墓命名,故名襄陵。属河东郡。
新朝王莽改名干昌。
东汉复名襄陵,仍属河东郡。
三国时,县入曹魏,属平阳郡。
西晋,仍属平阳郡。
十六国时,前赵刘渊于西晋永嘉二年建都平阳,县属之,并将浮山地划入襄陵县。之后,相继入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后燕,北魏登国元年入北魏,均属平阳郡。
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将今浮山地另置葛城县。
北齐天保七年将襄陵并入擒昌县。
北周孝闵帝元年擒昌县治移于襄陵古城,将郭城县划入。
隋大业二年改擒昌县为襄陵县,属临汾郡。
唐武德二年,将郭城县又从襄陵分出,置浮山县。
县入后粱,属建宁军入后唐,属建雄军入后晋先属绛州,后属河中府。
县属建雄军,后复属晋州。
乡宁县北部来属。。
县属平阳府,乡宁县北部,从襄陵县分出。
先属平阳路,后属晋宁路。
属平阳府。
初属平阳府,继属绛州,后又属平阳府。
1949年,属襄陵县第一区。
1954年,分属襄汾县襄陵、东柴2乡。
1956年,属襄陵乡。
1972年,襄陵公社更名红卫公社。
1982年,红卫公社更名襄陵公社。
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镇。
2001年3月,浪泉乡并入襄陵镇。
黄忠领着1000人从永安抵达至杨县,此时己到5月9号,然而张济5月7号就走了,自然是扑了个空,脑袋正一头问号的黄忠,猛然发现杨县的民众还没有撤走。
黄忠连忙打开地图,他判断一路势不可挡的匈奴在永安扑了个空,一定会直扑平阳,然们再打杨县和襄陵,因为此时的杨县和襄陵,就像关门打狗一样,想怎么揉捏都可以。
未完待续
第056章预告到头来还是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