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亿元先生 > 第一四九章 我撕了你

第一四九章 我撕了你

姜云峰:“你有相熟的收淀粉的老板吗?”

老杜:“在这一行混了差不多二十年,当然得樱怎么了?”

姜云峰:“是这样,我手上有一批淀粉,我想找人处理了。”

老杜想原来是要卖淀粉,:“有多少?”

姜云峰:“现在是什么行情?”

老杜:“五百左右一吨。”

姜云峰哦的一声,:“五百的话,就是超过上亿了。”

老杜的酒杯停在了半空中,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还是姜云峰错了,问了句:“多少?”

姜云峰的神色却是无动于衷的:“超上亿。”

老杜把酒杯放下了,:“上亿啊,那得是多少淀粉?我的。”

姜云峰吃完一块豆腐,又吃一块,果然这豆腐很香。:“按照五百块一吨,能销出去不?”

老杜:“要看成色。”

姜云峰点点头,:“你明有空吗?有空的话,我们去看看货。老实,我也不见过货。“

老杜:“我现在是个闲置的货,什么时候都有空。去哪看呀?”

姜云峰:“东兴边贸城。”

老杜:“东兴边贸城?”

姜云峰:“对。怎么,你去过?”

老杜喝了口酒,:“去过,还不止一次。”

姜云峰笑:“挺好。你算是熟门熟路了。那咱们好,明就去东兴,怎么样?去多少,我会给你工钱。”

蒋世经:“不用给他工钱,他现在算是我们公司的人。我算他出差,还给他补贴。”

姜云峰皱着眉又喝了一口酒,:“老蒋,老杜的工资你照给,我请他出去的我也给。就这样。到你的事了。我问你,要是修好兴仁到云若县城的路大概要多少钱?”

蒋世经:”就看你想修成什么样的了,要是就修修补补的,把那些坑坑洼洼填平将就着的,有个百万左右就可以了。”

姜云峰:“要是修成柏油路呢?”

蒋世经:“那起码上亿了。这修柏油路,起码得要填二十公分厚的石碴层,上面再铺两层柏油料,再做护边,这样才耐用,虽然才四十五公里,所以,也得要上亿。”

姜云峰挟了一大块的鱼,:“那好,我就给你一个亿,你把路给我弄起来。”

蒋世经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姜老板,这酒我有些上头了,你刚才给我多少钱修路来着?”

姜云峰:“你的把路修成柏油路,一个亿可以了,那我就给你一个亿把路修起来。听清楚了吧?明我就让人把钱打到你公司的账上。我只有一个要求,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你要尽最快的速度把路修好。最好这一个星期,就把那些坑坑洼洼给我填平了,让走车不再那么崩崩跳跳的。可以吗?”

蒋世经拍了拍胸脯,:“绝对没有问题。”

姜云峰:“你别光顾着拍胸脯充豪气,你现在把兵力都投到建设学的工程上去了,还弄得人来吗?”

蒋世经嘿嘿笑:“这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了。现在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修条不复杂的路,你以为要多少人,我挺多抽十个人去就行了,其中一半还不干活,就是记记数。现在,全是机械上手,靠人工,猴年马月也甭指望能修好。”

姜云峰:“也是。来来来,碰个杯。我听这里的人有一句话怎么来着,喝酒不碰杯,后面什么话来着?”

老杜哈哈笑:“喝酒不碰杯,烂手又烂脚。”

蒋世经:“这话我怎么没听?又是什么意思?“

老杜:”那是你孤陋寡闻。在我们这,碰杯也就是干杯的的意思,有人叫碰杯,有不想碰的听了这话,你碰不碰?不碰那就烂手烂脚。”

蒋世经:“原来是这个意思。那喝死也得碰啊。来来来。李国华,我们的碰杯不包括你,所以你放心,你不会烂手又烂脚。嘻嘻。”

姜云峰:“李国华,他这是看偏你,给他瞧瞧你的厉害。”

李国华似乎听懂了,咽了咽口水,端起酒杯和大家碰了后,但却没有喝,直到所有人都喝完了看着他,他才慢慢的把酒杯凑到嘴边,一闭眼,一仰脖,大有视死如归的气概把杯中酒全喝了。

所有人都好好好的叫起来,也鼓起了掌。

吕义欢:“快快快,给他喝些鱼汤。”

老蒋就在旁边,赶紧的舀了大半碗鱼汤给李国华,李国华也喝完了。

姜云峰给李国华挟了一块鱼腹肉,自己则是对鱼头下手,索着鱼脑髓,:“老杜,咱们这淀粉厂怎么就关门大吉了?不是开了有几十年了吗?”

老杜:”是开了几十年了。后面十多年,我还是厂长。这几十年开过来,也是服务了周边很多的群众,也解决了一部分收入难的问题,而淀粉厂的营收就总是平平的过,有个那么几年还能上交上级几万块的利润。

四年前,突然出现了一波行情,淀粉厂利润一下提到了三百多万。那时许副县长也就是现在的许书记下来视察,吃饭的时候,我就跟他提出,要想淀粉厂长期有大的利润,光靠粗加工这一样,很难支撑得起来,我就提议扩建一条变性淀粉的生产线。

当时许书记就让我打报告,报告打上去不久,就获批了,然后就拨款下来大兴技改,八个多月的技改完成后,到了期待的收薯开榨的时间了,谁也没想到,市场变了个底朝。

首先是本地的原料,原本往年都种木薯的荒山坡地好像约好了似的,都种上了速生桉,原料一下子不见了九成九以上。没有原料,我就让人外出去揽货,路途远价格也高就算了,最要命的是,国家和东盟签的互惠协议,让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国的淀粉一拥而入,把淀粉衍生的产品价格打得稀花烂。

这一波下来,我们省二十多家木薯加工厂全关门大吉了。

但我不甘心啊,厂是关了,但我对淀粉这一行的关注没减。次年,果然按我的设想一年,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的价格就飞涨起来,我第一次去东兴了解行情回来后,打了份请求拨款的报告,意思是我们的技改就算是用上进口的淀粉,也还有一定的利润。但是没办法,县里没有钱。后面,我又再次前往东兴,和一个老板谈了好几,就是磨他让我把原料拉回来,加工后销出去再把钱还给他。拿货价格比当时的高百分之五至七。

可是,人家老板告诉我,人家这一倒一转手,也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利润比我给的五至七个点高了一倍多,为什么要做这种亏本生意?就这样,我又灰溜溜的回来了。

看着技改好的车间,我真的是欲哭无泪,更替许书记难过,我就象个有罪的人一样,晚上睡不着,睡不着就喝寡酒。唉,真难啊,那一段,想死的心都有啊。咱们县那么困难,硬是挤出了几百万搞技改,结果技改成了,却没生产一斤的变性淀粉,就静静的躺在那、、、、、、。”端起酒来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