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要命的是,墨家山头还分为了三大门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
但三大门派无一例外,都已经从世之显学,逐渐隐世而成了修仙门阀。
只不过他们现如今影响力仍旧巨大,依然还是十二诸子显学之一,但很显然,再过几年,他们就得从诸子中除名了。
而墨家之所以犯忌讳,根本原因便在于他们的政治理念、治世理念与既得利益者的严重冲突。
再加上,他们受到打压后,以往不论是对手还是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儒家、法家、农家、名家、黄老道家等,都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落井下石——因为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恢复鼎盛。
曾经墨家支配天下的恐怖,让他们不寒而栗。
而且,墨家先贤墨子,大名鼎鼎的诸子大仙,九阶不朽中的次顶级强者,也因追寻超脱失败而受反噬,虽因不朽而不死不灭,却也受到了强力镇封,等闲难以突破。
失去了当家靠山,又失去了政治地位,加上曾经的墨家太过强大,自然就受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压。
景帝本身,或许便不喜墨家主张,但就算他保持中立,甚至颇为喜好墨家思想,却也得考虑如今满朝大臣对墨家的敌视。
即使看似与世无争的黄老,也不会容忍墨家再次出山;话语权越来越重的儒家,更是与墨家有着不死不休的世仇;如今汉家柱石之一的法家,同样不愿意墨家崛起来蚕食他们的话语权。
要请墨家出山,必定会触动到多方利益,阻力十分大,很是难办。
但……
景帝能看出晁禹想让墨家出山的原因。
一方面,墨家在战国晚期,便已逐渐从学术政治流派转变为了科研哲学流派,掌握的生产力与各类技术当属天下最强,有他们的帮助,推动民间生产力发展将会更加顺畅。
而另一方面……
或许也是晁禹的私心了——墨家思想,其中很大一部分,与晁禹的道果,即唯物主义哲学与**理念,其实非常接近。
而且墨家同样十分注重基层百姓,最喜欢蓑衣箬笠穿行于乡县农户之中,比之农家还要接地气。
或许晁禹也想着借助他们的思想主张发展自己的道果?亦或者,干脆让墨家改头换面,自玄门脱离,而成为他修行体系的一员?
同时晁禹的道果,在景帝看来,关乎到大能们的超脱计划,与人族超脱息息相关……
于是,刘启深吸口气,说道:“卿既然能让吾‘恕罪’,想来,请墨家出山牵扯到的利害关系,卿应当也是了然于胸了?”
晁禹轻轻点头。
道理很浅显的,即使他想不明白,也能大概猜到。
刘启又问:“此时……卿可与错商议过?”
“自是教大父得知了。”晁禹轻声说道:“不过臣没料到陛下会有此问,是以与大父聊起时,也只是提出想与墨家接触一二。”
“他如何说?”
“大父称可,并无意见。”晁禹说道。想了想,他又说:“关乎超脱,百家先贤们意见出奇的一致,若墨家愿意脱离玄门而入我名下,他们愿意放弃打压墨家,甚至全力扶持——儒家除外,此二家毕竟是世仇。”
“全力扶持……么……”刘启双眼一眯。
得到诸子百家全力扶持的墨家,对于皇权而言,其实也是个巨大的威胁,至尊的身份,让他本能不喜此事。
但很快他便压下了这份不喜,淡然说道:“既如此……墨家可出山,但前提,必须脱离玄门,入卿名下。”
其实墨家在不在玄门,对诸子百家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在政治与学术思想领域有争端,修行法门上却没有什么冲突。
但墨家入不入晁禹名下,关系却大了。
对大罗境的大能而言,晁禹开创的这个道果,便是个机会,哪怕机会再怎么渺茫,也值得他们全力投资。
而墨家的加入,无疑会让可能性更大几分,让晁禹的道果更加具备潜力。
其余诸子百家,其实也考虑过是否要让门下弟子拜入晁禹门下,但可惜,他们的理念与晁禹道果多少有些冲突。
便是看上去最尊“法”的法家,其实也是绝对的皇权拥立者,主张皇权至高无上,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皇权至高无上,依托皇权制定的法律才有足够的威严。
所以……
诸子百家当中,其实只有墨家,勉强合适。而且就算是墨家,都不得不更改大量的理念,才能无冲突的加入到晁禹门下,依托晁禹道果存在。
而如此改弦更张,还可能导致当家人的实力境界大跌。
也不知墨家是否会同意这个条件。
晁禹也呆了一瞬,他原本只是随口一说,但没想到,景帝竟然直接就同意了。
片刻后,刘启又接着说道:
“稍后吾便下诏,请三墨的当家人来未央宫一叙,谈论此事——吾允许他们继续以墨家自称,毕竟墨乃他们先祖墨翟名讳,不可轻易更改,但想要重新恢复活力,甚至从政,都必须改头换面,以你为尊。”
晁禹咽了两口唾沫,脸色略微苍白:“那个……陛下,不太妥吧?据臣所知,三墨当家至少都是顶尖大罗,甚至可能还有一尊不朽存在,先祖墨翟更是最顶尖的一批不朽,虽被镇封,但依旧存世。
而臣如今刚刚凝结金丹,让他们以臣为尊,这……”
“怎么?”刘启轻笑:“你怕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