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来给你推。”
“你是读书的,手要写字,来集市被那些大妈婆子们见了,我都觉得委屈了,这等粗活你就别干了。”
“娘,弟弟读书,我不又不读,我来推。”
“你就更别想了,都是嫁出去的女儿了,要是被熟人见到,指不定怎么戳我们脊梁骨呢。”
“我就算嫁出去了,还是解家的女儿啊,又不是去宫里做娘娘了,哪有那么多规矩。”
解旦虽然瘦,但是跟着冯氏推车,还是能给她减轻点压力。
冯氏见车推得轻松了,也就没有继续计较了。
三人在豆腐店买了三十斤豆腐,才花了不到一百文。老板看他们买得多,就给他们叫了辆牛车,凑成一百文钱。
解旦粗略算了下,算上昨日赚的,两天就净赚六百文钱了。
冯氏笑得合不拢嘴,解旦也觉得不可思议,想不到误打误撞的赚了钱。但是不能算长久之计,她想租一个铺子,这样就不用每天推车了。
解金听到后是支持的,他们可以租个大的,鱼和豆腐一起卖,以后等铺子能赚钱了,就招些人,她们可以休息,还可以有钱赚。
冯氏不同意,她觉得租一个铺子,一个月最少都要20贯钱,还不算其他的。
解旦叹气,现在钱肯定是不够的,还不知道后面生意怎么样:“这样吧,我们先卖豆腐,这事以后再说。”
解旦仔细算了下,要开一个铺子,最少要准备五十两银子才够两个月的铺子花销。
现在每天如果能净赚500文,不算其他的花销,那也要至少三个月才能把钱攒够。而且要保证每天都进账,还不能少赚。
可是,现在大伙儿觉得新鲜,说不定吃腻了就不喜欢吃了。所以,她要想新的东西出来,钱才会越赚越多。
解旦把主意打到萧玹的脑子上了,她进了竹湘楼,去给萧玹买了一套新的笔墨纸砚。这些都不贵,也就花了二十文,还花了十文钱给他买了个新的油灯。
冯氏看解旦开始乱花钱,觉得要给她提个醒。
“闺女,你买这些干嘛,那个迂腐的萧家大少爷,才不会领你的情。”
“是啊,姐,上次他连你都背不动,害得我们家被笑了好几天。”
“娘,弟弟,这是先给他甜头,然后让萧秀才帮忙呢。”
“他能帮什么忙,同是读书人,他手不提肩不能挑。”
“这其中的玄机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你们等着嘛,用不了多久,咱们就会有铺子了。倒时候分成两个隔间,一边卖豆腐,一边卖鱼。让买豆腐的顺道买条鱼,或者让买鱼的顺道买一袋豆腐。”
冯氏觉得解旦心大,但是不忍心给她泼冷水:“现在才挣着几个钱,你就飘了,娘可告诉你,要脚踏实地,别弄些乌头巴脑的事情。”
“娘我知道了。”
解旦心里打着小算盘,萧玹读书多,眼界也广,找他帮忙绝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