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环顾了一圈,沉声道:“虽说此间事已了,朝廷也出兵救援襄阳了,可我总觉得有点不放心,担心贾似道这边会有什么变故。”
舒童并不认同张炎的看法,有点迟疑的道:“先生,我觉得我们是不是的点误会贾似道了?从朝中传出的消息,贾似道今年三月就开始救援襄阳了,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瞎操心,朝廷出兵根本不是我们的推动的。”
席间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宋官员似乎根本没什么保密意识,垂拱殿发生的事没几日就传遍了朝野,周密更是从荣王处将那日发生的事弄得一清二楚,连贾似道袖中蹦出的蟋蟀是极品牙白青都知道。
席间之人也不是没想过此事,只是下意识的回避了,总觉得自己的努力,才是促使朝廷下决心出兵的关键,现在舒童把话挑明了,都觉得有些尴尬。
沉默了好一阵,张枢才没好气的道:“瞎说什么大实话?咱没功劳还有苦劳呢。老弟,不是老哥我说你,你这样下去会被人打死的,知道不知道?”
张炎却不这样认为,摇头道:“不然,先前出兵朝野均不知,无论胜败对贾似道的影响都不大,反正朝廷也不知道。现在我们把事情闹大挑明了,就由不得他贾似道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否则一旦战事不利,朝野上下的舆论就能他给淹没了。”
众人听罢均点头称是,张炎的话正说到他们心中,谁都不愿承认自己这段时间是在瞎忙活,没办法,人总是喜欢听自己爱听的。
舒童却皱了皱眉,狐疑道:“先生,我怎么觉得你对贾似道的兴衰成败,更甚于对襄阳战事的胜败啊?”
“呃?”张炎一愣,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随即就理所当然的道,“这不很正常么?当然是攘外必先安内了。”
“攘外必先安内?”舒童惊叫出声,顿觉有种时空错乱感,这不是电影上老蒋经常说的话么,张炎是怎么知道的,莫非他也是个潜藏的穿越者?
见舒童惊愕成这样,张炎颇感诧异:“有什么地方不对么?”
“不是……”舒童结结巴巴道,“那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先生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怎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张炎对舒童的大惊小怪顿感不满,“这是本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的: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你平时是怎么读的书?”
原来如此,舒童长舒了一口气,吓死宝宝了。
周密这时突然插言道:“张兄此言并不完全正确,据我所知,这句话最早出自于唐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其上所言: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舒童没理会周密的掉书袋子,而是诧异于张炎竟把对付贾似道还放在对付蒙古之前,一个疑点突然浮现脑海,舒童盯着张炎的双眼沉声道:“先生,学生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当面解惑。”
“当讲无妨。”张炎不以为然的道。
“临行前先生曾在书院中说过,有北方义士冒死前来相告,襄阳已被围三年,朝廷并未派兵来救助。可朝中传出的消息是,四月份夏贵就已冲破封锁,将粮草和衣物送入了襄阳城中。先生,您能告诉我,我该相信谁?”
“这……”张炎没想到舒童这时翻出了旧账,一时语塞,目光也变得游离不定。
这些被舒童看在眼里,更加断定张炎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