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姐啊,这是因为太过思念王爷,所以,才瘦的。那句诗怎么来着?”叶秋也过来凑热闹,神情淘气地打趣道,“人人比什么瘦的?”
“人比黄花瘦。”巧春轻笑。
闻言,叶秋恍然大悟。
“对对!你们汉饶诗词,真是博大精深,想象力丰富。人怎么还能比草木黄花还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怡衣望着远方,轻轻吟哦。神情,有淡淡的惆怅。
“这首词,是什么意思啊?”叶秋满脸的求知好问。她对汉饶这些古诗词,可崇拜得很呢。对于中原的文化,也向往得很。
“这首词,是词人在婚后所作,在我们大宋文人之间传播甚广。”怡衣喝了一口刚沏的茉莉桂花茶,顿时一阵暖意,驱赶了些许惆怅之意。
她接着悠悠道:“这首词,通过描述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你们看,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词人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想必,真真是情至深,才意之切吧。”
“哦。原来这首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这便是寓情于景吧。怪不得,如此情感真挚,念来让人动容呢。”叶秋由衷感叹道。
“嗯。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饶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真是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呢。”
巧春描述道,“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饶境界。唉!”
语气有些伤福
听到巧春的这番感慨,大家不禁面面相觑。怡衣当然了解自己这名丫鬟的心思。她转头,看着巧春,调侃道:“没错!不过啊,我看人比黄花瘦的,可不止我一人哦。”
大家心照不宣,掩嘴轻笑。只有巧春羞红了脸,拿起一盏茉莉桂花茶便喝。
“心”叶秋忙不迭惊呼,可“烫”字是没出口,却只见巧春伸着舌头,扇着手,已经被烫得直跳脚。
怡然轩里,顿时一阵哄堂大笑。
接着,大家有拿凉水的,扇扇子的,柔声安慰的便是一阵手忙脚乱。
怡衣看着眼前的这几个贴心的丫鬟们,心里温暖感动。
怡然轩里,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尔虞我诈,大家皆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耶律桦,谢谢你为我安排的明夏、叶秋、忍冬。
既然捷报频传,你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怡衣抚着已大腹便便的肚子,相思入骨。
呵。
好一句“人比黄花瘦”啊!
突然,“轰”的一声
注:金肃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北
注:本章节的这首词,是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