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罢,就像一只发了疯的野牛一样冲向吕家大院的大门口,一边冲一边举起匣子枪射击,就在这个时候,街口那边响起了枪声,并且伴随着呼喊:“冲啊!杀呀!别让胡子跑了哇!”
不用想,肯定是县府保安队杀过来了!这时候王福堂正冲在距离吕家大院大门还有十来米远的地方,猛听得保安队的枪声,王福堂就是这么一愣神儿。
但是,你可要知道,这是战场啊!你愣神儿,敌人那边人家可没愣神儿,一个炮手趁这个机会一枪,就打中了“大龙”王福堂。
“大龙”王福堂中枪了,但是他手里的匣子枪也扣响了,那个打中他的炮手被“大龙”王福堂一枪爆头,吓得那个炮手跟前儿的家丁把大枪一扔,抱着头就滚下了碉楼。
如果“大龙”王福堂没有中枪,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攀上碉楼,拿下吕家大院了。
可惜呀,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军师一看大当家的中了枪了,赶紧的大喊一声:“抢回大当家的,掩护撤退!”
其实这个年代,许多的军队都没打过像样的仗,一般情况下就是放个十枪八枪的,就算是“枪响像爆豆似的”了。
认真的说,哪儿有那么多子弹啊?那都是钱买来的诶!所以,甭管是“大龙”的“仁义军”还是市府保安队,还是吕家大院的家丁炮手,连续的听过五十响枪的时候都非常少见。
所以,县府保安队也是虚张声势,吓跑完事儿,吕家大院呢,如果“大龙”王福堂没受伤,就这么再攻击几下子,肯定就是拿下了。
军师让兄弟们背着大当家的前边跑,赶紧送到大嫂那儿去,自己带着剩下的兄弟们一边跑一边打着掩护,保安队一看“胡子”们都跑了,也就是顺风打几枪屁股枪,撵跑拉倒,穷寇勿追么。
这些小兄弟们换着班,背着大当家的往后跑,因为后边有大嫂在那儿接应呢,压着阵脚呢。
不大一会儿,来到了大嫂“黑牡丹驼龙”张苏真的近前,张苏真听着县城里面枪声紧一阵密一阵松一阵的,也不知道前面打成啥样了。
有心上去帮忙吧,又怕没了接应,大当家的退到这儿精疲力尽了就麻烦了,正在这儿前思后想的呢,一帮人背着大当家的就撤下来了。
张苏真一看大当家的受了伤了,也有点麻爪东北土话:没主意了,于是赶紧的让兄弟们把大车赶过来,把被窝褥子铺的厚厚的,赶紧的继续撤退,一边撤退一边打发人去请大夫。
“仁义军”受了挫,大当家的又受了伤,大家伙都没什么精神,就是一个劲儿的跑,就往那个乱石山跑。
因为大嫂张苏真告诉请大夫的兄弟们,把大夫请到乱石山,我们赶紧的往乱石山撤退,两下到乱石山的时间差不多少,到了那儿好给大当家的治伤。
“黑牡丹驼龙”带着“仁义军”的这些残兵败将,急急忙忙的赶路,一定要尽快的赶到乱石山,因为请的大夫就在乱石山那儿等着给大当家的治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