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危患者具有两种治疗方案,分别为:其他降细胞性化疗联合化疗。而现有的研究结果并未显示此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性,尽管如此,将应用于高危患者的治疗中还没有更高循证依据。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欧洲制药监管局目前仍限制应用于非高危患者中。
1含的方案
在仅有的一项随机研究中,比较了联合化疗对比联合另单次应用单抗6g2两种方案对高危患者的疗效优劣,结果显示两种方案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在其他研究中,nersn癌症中心及上海的医疗中心分别比较了单抗9g2,1方案,联合化疗、巩固化疗3个疗程方案,联合化疗方案对患者的疗效优劣,其结果显示:对非高危患者而言,其他药物方案具有疗效优势。然而,对于高危患者而言,其他药物方案并无显著优势。
在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白血病及淋巴瘤工作组的研究中,比较了含方案对比化疗方案对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无论对于低危或高危患者,含方案相比较于化疗方案均显示出疗效优势。正是基于该研究的结果,澳大利亚批准含方案作为所有危险分层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该方案的具体用法为:采用去甲柔红霉素612g2,剂量根据年龄调整作为诱导治疗2个疗程的作为巩固治疗2年低剂量作为维持治疗。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单臂研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该指南并不推荐将其他化疗方案作为高危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2化疗的方案
过去20年内,相关研究显示:化疗方案在治疗高危患者时未见原发性耐药的发生,完全缓解率为9095,长期生存率可达8590。目前,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可获得最佳的诱导治疗效果,其中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方案的基本相同。
巩固治疗方面,推荐至少接受2个疗程的蒽环类药物治疗。以及henernainalnsriu的研究比较了去甲柔红霉素方案对比柔红霉素方案对高危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该两种巩固治疗方案在原发耐药发生率、分子学及血液学复发率等方面基本相似。
尽管中、高剂量阿糖胞苷在高危患者巩固治疗中的作用尚存疑问,但大部分研究均推荐对10109且60岁的患者,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中、高剂量阿糖胞苷治疗。
3剂量、方案及不同剂型的应用
1相比较于联合化疗方案,联合方案在非高危患者中具有疗效优势,但不同研究中的剂量并不一致。在alianeran临床研究中,的用法为015gkg共140剂量而在的研究中,的用法为025030gkg共63剂量。
2在治疗中,约70的非高危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增高,当白细胞明显增高时10109,可考虑应用羟基脲2g或去甲氧柔红霉素12g2,或者单抗69g2进行治疗。
3多项研究表明,对于新诊断或复发性患者,口服型砷剂衍生物可替代静脉应用的。
4近来,中国的合作组开展了两项随机研究,比较了静脉应用与口服复发黄黛片四硫化四砷在新诊断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5香港的单中心研究显示,口服砷剂亦可使复发性患者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
4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
1治疗时代,尚无确切数据证实是否应当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目前认为,预防应限于诊断时10109、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或复发风险增加的患者。
2强烈建议的预防应在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方可进行,而不应该在诱导治疗未达时进行。
5诱导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
1由于化疗或治疗时基本无耐药性发生,因此阳性的患者绝大部分可达到。
2在治疗中,及两种诱导分化的药物建议持续应用至达到,即骨髓中的原始细胞比例5。研究显示,或化疗使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为45周,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810周。
6巩固治疗完成后的疗效评价、病情监测
1巩固治疗完成后,分子学检测的结果对于判断复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达到分子学且阴性是巩固治疗的理想目标。
2若巩固治疗完成后阳性,则建议在2周内再次复查以确定对于由阴性转为阳性的患者,亦是如此处理。
3监测对于早期判断复发、改善患者生存期具有关键价值,但由于非高危患者10109的复发率较低而长期监测的花费昂贵,因此本指南不推荐对非高危进行规律的监测这与的协会的建议相反而高危应进行规律的监测。
4实时荧光定量是患者分子学监测的标准手段,相较于而言,对于疾病缓解的情况具有更佳的评估效应。
5在监测方面,由于是一项敏感性较低的检测手段,因此若连续2次至少间隔4周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可以明确为真正的阳性。反之,由于的敏感性更高,若检测到转录水平较低时,则不能确定为真正的阳性。对于此类患者,若连续2次检测到转录水平处于上升中,则可明确为真正的阳性。
6对于达到阴性的患者而言,建议第1年每月复查血常规,第23年每34个月复查血常规。
7巩固治疗后管理策略
1巩固治疗结束后,对于分子学复发或分子学水平疾病持续存在的患者,则需要立即进行治疗,最佳的治疗手段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此外,可采用及化疗两种方案相互切换,从而诱导患者再次达到缓解也可应用单抗进行治疗,但只能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的桥接治疗。
2对于非高危患者而言,维持治疗的价值尚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即便不进行维持治疗,其疗效亦无明显劣势。而对于化疗方案治疗的高危患者而言,则推荐接受维持治疗。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此类患者接受维持治疗可产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