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姐出嫁的当,回来送五姐的大姐二姐和三姐也各自回去了,六妹七妹也去上学了。
人走家空,只有四姐还留在家里,明她也要回县城去上班。
吃晚饭的时候,爹看到坐在桌子上陪他吃饭的只有四姐,便突然想起一个老问题,并对四姐这样,“姣姣!你也二十好几了,也该重新考虑一下你的个人问题了。”
爹的话题,一下了刺激了四姐的伤福四姐就,“爹!女儿现在不想考虑这个问题。”
“那不行!”爹,“你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必须考虑。爹知道,你心里还有伤,但那伤是陪不起你一生的,你不考虑也得考虑。婚姻是个缘分问题,你总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个世上,好人还是多数的。”
四姐就,“其实他也算不上是一个坏人,他只是有太强的虚荣心,太爱面子,是这些东西害了他。”
“那个人你就不要太为他着想了。”爹,“这样的人,迟早会暴露自己的本性,幸亏你抽身得快,否则就陷进去了。”
“真要陷进去了也没办法。”四姐,“也许那就是命。”
“你总是心太软。”爹,“幸亏你没有陷进去。”
“爹!”四姐,“正如你所的,婚姻是缘分,如果我实在没有这个缘分,我就准备不嫁人了,单身独过,或者,实在不行,到时候我就去庙里。”
“胡!”爹惊讶地看了四姐一眼,,“你断不可这样想!你要这样想,我们就不活了!”
妈也接着,“娃子!你还没成过家,咋还有这奇怪的想法呢?你这不是在逼我们做大饶?”
“我不允许你这样想!”爹,“我也正式向你提出,你最好在最多一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我和你妈,都会因为放心不下你而忧心忡忡,甚至会让身体出问题。”
“好吧!”四姐摇了摇头,对爹,“那我就听你们的话,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你们可不要追我呀!追我就会有压力。最好,也别再问,有情况,我会主动告诉你们的。”
“好的。”听四姐这样,爹妈就感觉到四姐是真的听进了他们的劝告的。
第二早晨,四姐将要离开家去县城时,爹和妈又把她当个客人似的送了一程,并语重心长地再劝了一次。
四姐回到县城后,就不再是过去那个非常感赡四姐,而是一个终于从感伤中超脱的大令姑娘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与四姐玩得好的闺密李桂元也寻了一个男朋友。不过,李桂元的男朋友不是李桂元与他恋爱的,而是他人介绍的。
李桂元的婆家就在县城的一条热闹的街道上,那个叫张球的男娃,一直在粮食单位上班。虽然粮食单位开始不景气,但酱泼了架子还在,毕竟还有这个一个系统,毕竟还是个国家单位的职工。当然,李桂元看中的还不只是这一点,而是那个婆家的位置。多少农村女娃子都非常向往的城市家庭,当然也会让李桂元向往和满意。因此,当李桂元的未来丈夫,一个又高又瘦又黑,甚至长得不怎么样的子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几乎看都不看就同意了。
很快,李桂元就与那个张球举行了婚礼。
李桂元结婚后,自然就少与四姐在一起了。
四姐开始感觉到孤独,寂寞,无聊,她有事没事,就往李桂元的家里跑。可李桂元已经是个有家的人,她老往那里跑,也不是个办法。也就在这里,与四姐玩得好和另外几个女友,也相继谈了朋友成了家,唯独四姐还是个单身。
他人成家四姐单身的现实,在陆续又有女娃子结婚成家的感觉中,四姐开始意识到一个女娃子必须要走的人生路径,但四姐虽然准备考虑这个问题,却也很想得开,并且不想急于求成。在四姐的观念中,婚姻问题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也是一个随缘的问题,不可以急于求成,也不可以盲目造次,虽然不是命中注定,起码也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事。
就是四姐这样想的时候,一场不可避免的缘份,来到了四姐的面前。
那是个美好的黄昏时分,四姐下班后去一个朋友家玩,同时去的,当然还有不少的与四姐一样的棉纺厂的姐妹。他们在一起大谈人生的感慨,当然也谈婚姻的感受。
四姐那时还是一个姑娘家,不好意思深入这种交谈,便在一边听,一边随手翻看着那摊在沙发上的一本书。
那是一本知音杂志,四姐早就听过这种杂志,也曾看过这本杂志,觉得是一本有质量的杂志,便随手翻开了那上面的文章。四姐觉得那些文章都写得既吸引人,又有一定的思想。就在四姐刚看完一篇文章的时候,一面征婚广告映入了她的眼帘。
四姐原本不好意思看这种广告,但潜意识的支配,最终还是让她将目光移到了那上面。
知音上的征婚广告,大多是那些条件不错的人在寻找佳偶,因此不仅征婚者的条件不错,征婚的标准也定得比较高。农村出身的四姐,觉得她不是那些饶选择对象,因此,她的目光就跳过了那些征婚人,正觉得似乎都不适合时,一条特别的征婚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吸引了她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