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套系统目前使用的是电能进行驱动,问题就在这里。
正是这驱动能源是反重力技术无法实际运用于移动交通飞行器的掣肘之处,要驱动反重力装置,需要强大的电流以及持续的供电能力。
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了要盛放巨大的动力源,就得把装载载具造的足够大,这样才能放下足够大的重力发生装置,和巨大的驱动储备,这一套东西就要包括发电机,内燃机。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一定功率的发电机内燃机配套出来的反重力装置根本达不到起飞重量,或者即便是飞起来了,没多一会就耗尽能量降落下来。
而如果要配置更大的动力装置,用来驱动反重力系统,那么载具就必须要造的更大才行,可是载具变大之后,相应带来的本身结构变化重量大增,这样直接就一圈一圈的循环下去,最后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关键是即便是变成了庞然大物你也造不出来实物。
绕来绕去问题就出在,反重力技术太过高端,远远超出了现阶段的材料学,动力学的发展水平。
如果材料强度够高,也没问题,如果动力够强,装置很也没问题,不过现在,这些确都是问题。
赵伟哪里是让高阳运水,这是在拐着弯要制造航飞船来着。
或许是该攀升一下科技树的高度了,也不枉自己来这一趟。
可控核聚变,一系列超级纳米合金材料的技术资料,直接化作一串全息影像显化在空中,然后如同刷屏的数据流涌入赵伟的各人数据资料库。
看到这些资料,赵伟兴奋的双眼通红,他太知道这两种技术能够给国家带来的影响了,是可以颠覆世界格局一点都没有夸大。
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能源问题不再是束缚,别的不,就电费现在工业用电一元一度,民用电费差不多是一半,如果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毛一度的电费可能都算高的,不定国家直接给免费了。
能源免费使用,那国家经济的发展还不得直接上。
有了可控核聚变,反重力装置的能源问题也可以直接解决,再加上超级纳米合金材料,现在的各种武器完全可以跨越式发展。
赵伟拿到了高阳给的超级黑科技资料,整个人如同灵魂升华了一般,高阳看在眼里,眼睛一亮,默默地关注着赵伟整个饶变化,若有所得。
随后高阳离开了这座新型的未来城剩
孤身往西南方向行去,西南方向完全就是一片荒芜的荒滩戈壁,也是国内名山大川的起源所在,比如昆仑山祁连山等。
赵伟拿到了高阳给的资料,迅速找到了擎科技高层领导,找来技术部门的大佬进行资料核实,这里不得不擎科技的实力,已然发展成为国家技术的最高中心,整个中科院半数以上的科研大佬都在擎科技任职,而且常驻。
当众多的技术大牛连夜印证了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整个技术部一阵沸腾,这简直就是神级科技,这些技术一旦吃透并普及拓展开来,人类就可能距离真正迈出地球开发周边行星不远了。
当然之前作为更简单的地球开发,可能变化将会更加惊人。
而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
当赵伟邀功似的将消息报给首长之后,自然是受到了首长的热情接见,而后对于高阳提供的资料召集了智囊团进行了详细的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