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呢?”田培初非常清楚白主编的言外之意,“朱由检是我的最佳助手。关于他在这本书中的贡献,我会在前言中具体交代的。”
田培初能感觉到,朱由检对于明末锦衣卫的理解,远胜于他。每当遇到学术上的难题,朱由检的独到见解,总能让田培初豁然开朗。
“好吧,如果您坚持的话。出版的事情就这么定了。”白主编对朱由检的成见已经根深蒂固了,但田培初话已至此,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大局已定,田培初懒得在这个问题上解释太多。于是,田培初将整理过的手稿,都交给了白主编。
“田老,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尽量加快整个工作流程的速度,争取早日把样书送到您的手里。”白主编对田培初的态度,好到离谱。
“那就辛苦你们了。”听到白主编的表态,田培初感觉非常舒服。
“不辛苦,不辛苦。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白主编表示不敢当。
朱由检冷眼旁观,不置一词。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位热心肠的白主编绝对有问题。
本该告辞的白主编,终于说出了真实目的:“田老,我们出版社接到了上面的任务。一年之内,必须推出十本高水平的历史科普读物。”
白主编不动声色地给田培初戴高帽:“田老,您是中国史学界的泰斗。区区历史科普读物,不过是小菜一碟。您就给我们露一手吧。”
“打住!”田培初赶紧把高帽摘下来,“研究历史的水平和纂写历史科普读物的能力,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我并不擅长这个。”
自家人知自家事。田培初早年尝试过推出历史科普读物,可惜书里学者气息太浓,读者并不买账。
“您可要帮帮我们啊。”白主编一边苦苦哀求,一边继续给田培初戴高帽,“普通的历史科普读物,早就泛滥成灾了,不值一提。高水平的作品,还得靠您老亲自出马。”
田培初索性把事情挑明了:“我写的书太枯燥,读者们不喜欢看。”
“这……”田培初的话有些太过直白,白主编感觉措手不及。不受欢迎的书,能不能算高水平作品呢?
田培初继续补充说明:“趣味性和学术性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白主编愣了一会,终于下定决心:“我相信您的实力,也相信读者的眼光。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你真想让我试试?”田培初以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白主编。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又是何苦呢?
“我相信您。”白主编点点头。他早就想好了,以田培初的名气,只要稍加运作,总会有人买账的。即使最后失败了,也能有个交代。
“那我就……”田培初正要答应,突然看到了身旁的朱由检,赶紧改口,“我准备和朱由检一起完成。”
“一言为定。”白主编赶紧把写书的事情敲定,生怕田培初反悔。
白主编以为田培初是在为朱由检抬轿子,自然没有意见。牺牲最大的是田培初,他可不想当恶人。
“行,那你等我的稿子吧。”不就是出书?田培初没有什么压力。
事情已定,白主编赶紧溜之大吉:“田老,那我就先回去了。有什么事儿您联系,我保证随叫随到。”
“田先生,您怎么把我也拉进去了?我不会写科普读物。”白主编已经走远,朱由检这才提出了疑问。
“因为我也不会啊。咱们爷俩都不会,正好负负得正。”田培初给朱由检打气,“写书其实很简单的。”
“哦,那好吧。我试一试。”朱由检信以为真。田先生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他说的话肯定很有道理。
田培初思考了不到一分钟:“这本书的主题,暂定为洪武皇帝朱元璋吧。具体的内容,咱们再商量。”
“没问题。”朱由检点了点头,洪武皇帝朱元璋,他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