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郎啊!你朕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于狠辣了?”
丁昊是真想:“你才知道?”
可是他真不敢!
这句话,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若是真敢出口,保准得惹怒武则!
武则自己自己狠辣,当然可以。可若是旁人,那还真是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丁昊可不想没事找事!
于是,只能违心地回道:“陛下乃九五至尊,有些事情,那也是身不由己!
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
旁人,凡夫俗子,是不可能全都理解的!”
时间久了,丁昊这马屁功夫,拍着拍着也拍出水准来了!
半真半假,云山雾罩,武则听得甚为受用:“还是翔郎最了解朕呀!”
感叹完毕,话风一转。
“这次,我那可怜的孙女,能幸免于难,还真多亏了你!
以前啊!朕只知道你谦逊、守礼。
真是没想到,除此之外,你竟然还有一颗菩萨心肠!
好啊!难能可贵!”
的丁昊都有点汗颜了!
只能继续保持自己的谦逊作风:“圣上谬赞了!也就是机缘巧合而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武则点点头,毫无征兆的道:“吧!这回究竟让朕如何赏你?”
这话,丁昊可不止听了一回两回。
丁昊压根儿就从未当真过!
丁昊觉得,这也就是皇帝的一句口头禅而已!
要点儿无关紧要的,兴许可以。
敢狮子大开口,分分钟叫你知道什么叫做不知进退。
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丁昊也不稀罕。
因此,每当武则这句话的时候,丁昊都从未提过要求。
今日,还真想试试。
于是,沉吟片刻之后,丁昊试探着道:“文选司日报与晚报,陛下也看过。
臣想,不若朝廷的邸报与之合并算了!
这样也能节省资源!”
朝廷的邸报,一向都由银台司负责,并非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
什么事该报?什么事不该报?某些敏感事件该如何措辞?这些分寸,往往皆由银台司来决定,这就有点儿类似于后世新闻出版。
“通进银台司”,官署名。明代“通政司”的前身,其长官为“银台使”。
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
宋代改为“承进司”,亦称银台,置有银台使一人,正四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四品。
文选司日报与晚报,其实也并非是想报什么就可以报什么的!
少不了也得呈往银台司审核。
因此,这两份报纸至今以来,尚未涉及到敏感话题。
审核,也一直靠的都是人情关系。
因此,丁昊才有了这个想法。
替代朝廷邸报,为朝廷节省资源是假,想将这个审核权搞到手中,才是丁昊的真正意图。
毕竟,总是受制于人,也非长久之计呀!
武则人老成精,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
尽管有点肉疼,可是她自己也知道,每次这句话时,丁昊总是推辞,这是第一次开口,不能拂了面子。
权衡再三,武则觉得,合并就合并,合并之后让丁昊再兼任一个银台副使,也并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