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前辈,当今子贤德宽厚,太医署人才凋敝,今令孙切脉技艺无双,颜某斗胆,恳请黄老前辈能许令孙进太医署当职。
本官愿上奏陛下,为恩师平冤,且许令孙令丞之位,不要让此仙法绝迹啊!”
当年,没能从黄豫南手中学来四指切脉,一直是颜复心中的遗憾。
今见黄白江重现当年绝技,感慨万千,是真心想保黄白江为官。
当然,若能学得四指切脉法,当足慰平生。
周围的其他太医闻言,也都目露热切之色。
无他,能成为宫中太医,绝不是碌碌无为滥竽充数之辈,个个都有真才实学。
一生学医,最常干的就是诊脉。
若黄白江真能进太医署任职,即使不教他们四指切脉法,但能观摩观摩也是好的。
然而,黄岐山闻言却并不回答,而是笑呵呵的单手抚须,转移话题道:“其实,老朽这些年来在临川,苦心钻研,已经于去年发现邻十七种脉象。
而老朽也已把平身所学尽数传授给了白江,实话,论医术,白江已经不在老朽之下。”
啊?
听闻此言,一众医者大惊失色,目中掩饰不住的羡艳。
就连针灸圣手樊宇,也目露惊色。
虽然他主攻针灸,但亦通体疗,清楚研究出第十七种脉象的含义。
黄岐山,这是走出了自己的医道啊!
已经由医师变成了医学宗师。
虽然并没有验证,但却没有一人怀疑黄岐山的话。
而且,若当世的医学界里,有谁能成为宗师的话,黄岐山当推首位。
此乃水到渠成,羡艳不来的。
颜复更是苦笑,黄岐山虽然没正面回答,但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黄岐山研究出第十七种脉象,而黄白江却继承了黄岐山的医学,只怕当今医学界,论在医师体疗中的水平,已经无人能出黄家爷孙之右。
太医署令丞的位置,黄家这是看不上啊!
“唉,你们看,秦九岭那是干什么?”
忽然,以为太医突然惊疑道。
嗯?
众人闻言,不由都向秦九岭看去。
只见秦九岭正在指挥两个军士往过搬箱子。
“秦九岭,你这是什么意思?”
黄白江见秦九岭不去切脉,反而做起了别的事,不由冷声嗤笑道,”这么多人都在等着,你要是不敢比,就直接认输!不要在这磨磨唧唧的丢人现眼!”
“着什么急?担心我比不过你?好!那就如你所愿!”
秦九岭不慌不忙地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了早就制作好的简易听诊器。
是简易,是因为材料所限,目前他只能制作由19世纪,英国医师乔治菲力普卡门研制的双耳听诊器。
但麻雀虽,五脏俱全,再怎么凑合用,也比切脉要直观清晰得多。
“来,段全,过来,我给你黔…哦,不,听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