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些年没回去了,老人身体不好,现在既然舅子都来信了,我要陪着他娘回去一趟。
还请大哥在娘跟前几句好话。”
这话的堵住了其他人想让于老二当总揽的话,这大头都是他出的。
让他管事其他人才最没有意见。
可是谁也不能拦着人家尽孝啊,看来他们兄弟早想好了,就是来走个过场。
人群中发出一些不满的声音。
丫这时站出去道:“各位叔伯大哥们,这里按没有我话的份。
可是好歹我还有一技之长,现在的铺子和作坊里都有我的一份子。
以后于家还要继续发展,也还需要我。
所以我想在这里几句话。
咱们于家与别家不同,我爹,大伯,三叔是亲兄弟,现在是我家出大头来修祠堂,建族学,一家子也有个亲疏远近的,我爹属意大伯来做总揽,于情于理,都是理所应当的。
还有,做这两样事,就是希望咱们于家成为一个真正的宗族,而不只是因为一个姓氏而偶尔聚在一起。
成为一个有力团结的宗族,才能更加发展壮大,不仅过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还要出将入仕,改换门庭。
我不仅要修祠堂,建族学,还要买学田,祭田。
田里出产除用于祠堂,族学开销外,还要用余下的钱帮助族里有困难的人家,扶助老弱。
让每一个于氏宗族的人都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少有书读,青壮有业。”
刚才还嘈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刚才有些心思的人都有些惭愧。
要么人家一个姑娘能挣下这么大的家业,看人家这眼光和胸襟。
不仅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要带着这些很多并没有血缘的人过上好日子,自己也就是沾了姓于的光,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经丫这一席话,气氛又重新融洽热烈起来,此时都觉得于知苍当总揽再合适不过了。
又从其他于姓族人中选出几个干练的分别管着具体事务。
众人以为今日就这样的时候。
丫又开口了:“叔伯哥哥们,我还有一个想法,只是还不成熟…”
大家知道丫的想法多半都是有大好处的,忙让她。
她客气一下,道:“我家想起个新院子,不是因为银钱太多烧的慌。
而是希望能重新找一片宽敞的地界儿,以后咱们于氏族人能住在一处,也好相互照应。
所以我的想法是这次我们家先选个好地界儿,然后留下余地,以后叔伯们,如果要修新房子就盖在我家附近,时日久了,咱家于家也就住在一处了。
地我会买好,以后叔伯们修房子的银钱,我家也可以借一些给暂时不太宽裕的叔伯。
当然,要让我家把全族的房子都修起来,我家确实没那么大能耐。
再,以后即使有那么大能耐了,我家也不能做这样的事啊,升米仇斗米恩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听到有人给自己买地基,还可以借钱给自己修房子,众人真是乐开了花,这可是实打实在眼前的实惠。
不像什么改换门庭这样的大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